第 76 章(1 / 3)

符横云回苏省养伤, 老领导特地安排了勤务兵送他回来。

勤务兵叫张立人,平时大家叫他小张。

小张看上去二十出头,皮肤黝黑, 笑的时候嘴巴咧得大大的, 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齿。

大白牙在黑皮肤的映衬下格外显眼。

见一家四口出来,小张赶紧迎上前,先看了看符横云, 又看看左手左手各抱着一个娃的姜糖, 一时间有些不敢认,结结巴巴喊了声“团长, 嫂、嫂子”

他挠了挠头, 赶紧打开车门帮着符横云把手上的东西放在后座。

姜糖已经把小宝塞到车里了。

小张转身正要帮她,又怕自己太鲁莽唐突到团长的媳妇儿。

他还是觉得不大相信,毕竟团长之前打结婚报告时, 首长还念叨了好几回,说可惜了, 团长家里要是没出事哪至于娶小地方的知青呢。虽说知青这个名头好听, 可下乡的知青在他印象中就跟老家的村姑没区别。

刚下乡时她们兴许保持着城里人的讲究,但待上几个月, 保管跟村里人一样面黄肌瘦。

时间越久啊, 越跟乡下妇女没啥区别。

哪像贺团长媳妇这样的, 白白净净斯斯文文, 漂亮得令人扎眼啊。

就算跟首长家的千金站一块, 也不差什么。

“嫂子, 我叫张立人,叫我小张就好了。”等人上了车,小张拉上车门, 笑得腼腆。

“你好。”符横云坐在前座,姜糖把老大放在他腿上,自己跟小的坐在后座,顺嘴谢道“同志,回来这一路多亏你照顾他了,谢谢啊。”

小张瞪大眼,有些反应不过来。

没想到团长媳妇看着有些疏离不好接近,但其实人挺好的。

作为勤务兵,小张平时见军属的机会非常多,偶尔会帮着其他团长接家属,一听到他是勤务兵,有的人根本不掩饰,脸上的表情直接就带了不屑,心安理得德使唤他。

小张也不怨。

但被尊重、被感谢总归让人心情愉快。

他心里很是受用。

小张发动汽车前扭头看了下旁边坐着的贺团,以及乖乖坐着的孩子。

心里忍不住惊叹。

乖乖

不愧是团长和嫂子的娃,长得也太漂亮了,这鼻子、这眼睛,简直完美继承了父母的优点。

一家子都好看得不得了呢。

也不知长大了会不会更像贺团。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到县里农机站。

此时差不多九点半,师父赵明德在农机站大门口等着,他思忖着徒弟要搭什么车回来。就见一辆绿色军车缓缓开过来,在他面前十米左右停下了。

赵明德挪了下伞,头往前伸,眯着眼瞅了瞅,一个小脑袋从车窗里探出来,好奇地看着他。

随即偏头看了下车里,再探出头时开心地朝他挥手,奶声奶气地喊“赵爷爷”

他一喊,后座又冒出个娃儿跟着喊。

赵明德一愣,随后乐得眯起眼“哎,我的乖徒孙咯。”

两个月不见,话说得更利索了,就是越长越像爹,赵明德嫌弃地瞥了前座的符横云一眼,“哼。”

符横云

他啥时候惹着赵师傅了

可赵明德很快将视线转到姜糖身上了,“下着雨呢,咋还带着两个小的出门”

姜糖打开车窗,“出门时还好好的呢,谁晓得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

还好出门前她习惯性带了伞。

姜糖不禁自夸,她真是个机智gir呢。

“师父,快上车。咱们直接到大师兄家里吃喜酒去。”

“伞有几把,不够的话我再去取两把。”

“”

郭明不住县城,他住在胜利村。

胜利村跟光明村就隔了一条河。

路很不好走,一路都抖来抖去,姜糖一面担心孩子哭闹,一面担心符横云腰腹上的伤。哪知道两孩子胆子忒大,特别不怕生。

一个缠着小张叽哩哇啦的说话,一个已经爬到师父腿上,玩着玩着还睡着了。

胜利村虽然就在光明村隔壁。

但到了岔路口,从马路就能看出两个村子的区别。

光明村的路更宽,面上铺了碎石子,走路开车都不容易打滑。而胜利村则是最寻常的泥巴路,天晴时还行,一旦下雨便是泥泞一片,坑坑洼洼,稍不留神车轮就陷入泥里。

就算小张车技再好,这车开得也分外艰难。

轮子时不时陷到泥浆中,车子不断发出“嗡嗡”的挣扎声。

特别费劲。

姜糖看着这没有尽头的泥巴路,暗暗腹诽,胜利村的村干部实在失职。

村里土质水源条件都跟光明村差不多,光明村多了一个果园,胜利村没有果园却有一个养猪厂。两边能创收的条件差不多,但两个村的生活状况,精神风貌差别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