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2 / 7)

农科所每年会从初一年级挑选优秀学生,节假日跟着技术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用六年时光培养农业小能手,将来高中毕业可直接进入农科所工作。

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将由农场直接推荐进入工农兵大学继续进修。

高考取消的这些年里,这是一条通往大学的康庄大道。因此,每年五月中旬,初一年级都会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

林满慧听到这个“萌芽计划”,有些蠢蠢欲动。

想她一个在末世为苟活而不断修炼的成年人,一直待在教室里和一群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一起上课,虽说和平温馨,但真的很无聊。

现在机会来了。

如果被选中,她就可以走出教室,和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如何改良种子、培育新品种、对抗病虫害,比光看书有意思多了。

五月的阳光,开始有些灼热。

农科所“萌芽计划”的选拔细则终于公示,一张红底黑字的大海报贴在布告栏。听到这个消息,初一年级的同学一下课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布告栏前人头攒动,议论纷纷。

“看到了,看到了,选拔条件出来了。”

“什么条件别挤呀,我还没看清楚呢。”

“啊,要组队”

有人看不见布告,站在后排急得直跳却,扯开嗓子喊“前面的同学,念一下嘛,我们都看不到。”

林满慧没有凑这个热闹,她靠在小花坛边沿,远远看着那拥挤的人群,竖起耳朵倾听着那边的对话。

农场建设于五十年代,那时识字、读书的人少,初中已经算是高学历。再加上普遍读书晚,大多七、八岁才上小学,小学毕业上完初一,正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萌芽计划的初衷,便是从这拔既有文化基础、又正值年少思维最活跃的孩子中挑选出热爱农业、喜欢科学的优秀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真正扎根农场、懂技术的实用型人才。

历经近二十年时间的发展,计划初具成效。农科所里目前最精干的科研人才,大都是从小抓起的萌芽计划成员。他们深入田野,与农场职工同吃同住,能吃苦、懂技术、有热情,为农场丰产丰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分场的军山3号水稻,三分场的军山4号甜橙、军山5号、6号辣椒全国闻名,都有他们参与的身影。

林满慧心想,虽说现在的木系异能还没有达到中级,只能蕴养身体,但未来只要努力修炼,总能达到中级,滋养万物。到时候懂点农业技术,异能在手,万事不愁。

这么一想,当个农科所的技术人员真的很适合自己的咸鱼梦想。

林满慧活动了一下手脚,正要挤进人群看一眼布告,吴媛媛和胡大志已经满脸是汗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满脸兴奋地跑到她面前,大声道“林满慧,我们组队吧。”

“组队”

“对呀、对呀,这一次萌芽计划的题目和往日不同,要求三人一组,用两个月的时间培育出一株植物。”

林满慧一听,眼睛一亮“这么简单”

吴媛媛的笑容显得有些勉强“根本不简单好不好首先,三人一组,要求初一期末考试结束后平均成绩80分以上”

胡大志惨叫一声“80分救命我,我马上好好学习,不能拖小组的后腿,你们千万不要丢下我啊。”

吴媛媛白了他一眼,继续说“两个月时间培育一棵植物,并没有规定是什么品种、类别,可以是种子,也可以移栽、扦插、嫁接。”

林满慧听到这里,好奇地问“那怎么选拔”

吴媛媛一边说一边思考“要求提交两个月的培育记录,还得交一盆培育好的植物。我想,应该是考察我们是不是细心、勤奋吧”

林满慧点了点头“应该是。农科所的人有些就是从萌芽计划中选的,肯定知道什么样的人是他们需要的。既然要求组队,那团队合作的精神也会成为考察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

听到这三个孩子的讨论,赵志红私直走过来,没好气地一拍胡大志的脑袋“就你,还想参加萌芽计划”

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闭嘴不言。

等赵老师走开,胡大志摸了摸脑袋,不服气地说“怎么我就不能参加老师这是歧视”

林满慧也没办法改变赵老师这种“唯成绩论”思想。成绩好,就什么都好。所有的班干部都是排名前十的学生,成绩好的坐前排,成绩差的坐后排,就是这么现实。

吴媛媛气呼呼地挥舞了一下拳头“不蒸馒头争口气我们一定要加油,争取语、数、外平均分上80分。”

农场中学从1964年教育部制订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开始,便开设了英语课,并一直坚持下来,即使外面一派批资反修的口号,农场中学依然不为所动。

农科所所长当时拍着桌子骂不学外语,谁来翻译外文文献从哪里了解外国先进农业技术怎么超越外国如何解决大国粮食生产问题

所以,农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