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变数(1 / 2)

李行衍轻轻收回了手,面上的神色仍旧是温润如初,不生半分恼意。一双凤眼中,略带些纵容的无奈“你我之间,何至于如此疏离。可是我这几日忙于政事,与相府的走动略少了一些,惹你不快了”

他说着沉吟须臾,郑重道“这是我的不是,改日定登门谢罪。”

在近日里发生了这许多事之后,又在去玉璋宫的路上与李行衍狭路相逢,棠音心中本就是既惊且怕,拢在袖口下的指尖犹轻颤。如今听李行衍说要登门谢罪,眸光愈发颤抖不定。

好半晌,才勉强稳住了心神。

她往后退了一步,强忍着不让语声发颤“父亲政务繁忙,每日天未亮便入宫理政,华灯初上时才赶着宵禁的更漏声回府。近日里,大抵没有闲暇能够在府中开宴。且您是忙于政事,如何却要向相府赔罪相府万不敢承您这一声歉。”

她这话音落下,整个宫道上愈发寂静无声。

昭华也转过眼来,惊讶却又快意地看向她。

毕竟棠音可是宫中出了名的好性子,少有这样毫不容情的时候。且还说得句句都在理上,令人寻不出错来。

也不知太子是做了什么,将人得罪得这样狠。

让她无端觉得高兴。

李行衍不曾想到棠音会这样直白地拒绝,话到唇边微滞一滞,旋即又转为温和笑意“是我失言了。不过近日花房里新送了几品秋海棠,今日正开得妍丽。不若去清繁殿中一观,也算是我向棠音赔罪了。”

话说到了这份上,却是有些不好推拒了。

棠音轻抿了抿唇,一双秀眉不自觉间轻轻蹙起。

昭华本就不喜太子,见棠音这样反应,艳丽的面孔上毫不掩饰地便升起快意。

她也往后退远了几步,走到沈棠音身边,亲亲热热地挽过了她的手,再转首看向太子时,却又是一脸的冷漠“真是不巧,棠音今日答应了我,要去玉璋宫里陪我打双陆。”她顿了一顿,语声微微上扬,带着几分轻嘲“且清繁殿里有的,玉璋宫里也有。就不劳你费心了。”

她说罢,不由分说地带着棠音回了车辇,也不回头看李行衍的神色

,只以涂着凤仙花汁的手重重将车帘甩落,朗声对外吩咐道“宝珠、宝瓶,驾车回宫”

车辇碌碌而去,转瞬便将李行衍一行人弃在身后。

深秋的冻风带起昨夜雨水打落的金桂,无声卷过跪俯在地的从人发顶。

李行衍静立在宫道上,凤眼微低,看不清眼底的情绪。

半晌,他淡淡收回了视线,款步往自己的车辇处行去。

“都起来吧。”

从人们如蒙大赦,纷纷自地上起身,狼狈中,才觉汗水已浸透了重衫。

清繁殿与玉璋宫不合,昭华公主性子任性跋扈,这都是六宫皆知之事。

可唯独沈姑娘

沈姑娘是宫中出了名的好性子,寻常从不见她说重话。如今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一点情面也不留地回绝了太子殿下,甚至还说出相府万不敢承您这一声歉这样的重话。

是不是代表着,相府的立场,有所转变

虽说众人心知肚明,沈姑娘是皇后看中的未来太子妃,与太子之间,只隔着一张赐婚的圣旨。

可这张圣旨毕竟还未曾落下

一切恐怕还有变数。

在众人的揣测中,李行衍已上了车辇。

素色锦帘垂落,白玉骨的折扇磕碰在车内小几上,不轻不重地一声响。

“查下去,这几日里,她都见了谁。”

他的语声轻而淡漠,隔着厚重的锦帘传来,只有坐在车辕上的心腹宦官左和得以听见,以压得极低的语声回了一声“是。”

玉璋宫中,帘幕低垂,缥缈的沉水香雾气自傅山炉中袅袅而起。

棠音与昭华相对坐在一张美人榻上,一手拿着两枚白玉骰子,一手握着檀香子,目光正轻轻垂落在中间的棋盘上。全然不知自己方才在人前抛下的那句话,在宫人们心中掀起了多大的波澜。

“这回要压些什么”她笑问。

昭华似乎还在为上回投壶输给她的事耿耿于怀,一抿红唇道“还赌你最得意的那炉明廷香。”

她说着,玉指轻抬,将白玉骰子往榻上一丢。

骨碌碌一阵乱响后,两枚骰子停住,显出殷红的双陆来。

昭华面上顿时现了笑影,唇边两点赤红面靥随之往上一抬,显出几分得意“看来这回该

我赢了。棠音你快说想要什么,不然等会胜负已定,我可就听不着了。”

棠音轻眨了眨眼,柔白的手指轻轻一松,手里拿着的两枚白玉骰子便也应声落下了去,在榻上轻轻转了几圈,竟也是一对殷红的双陆。

她杏眼一弯,轻笑道“你压了我得意的那一炉香,我又岂能轻纵了你。就压上你最喜欢的那匹河曲马,逐影。”

昭华闻言也笑“你可真会挑,还有半个月的光景,便是宫中的走马会了。这可是宫中一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