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野已经托着两枚铜钱进了摊档,献宝似的捧给王氏看。
他还没忘了压岁钱要交给王氏呢
“奶不要,自己拿着买饴糖吃。”王氏正在给人装包子,就用手肘把小崽子又推出来。
顾野又蹦蹦跳跳地跑到顾茵面前,笑着问她“娘,我吃”
“去吧,自己认得路回来吧”
他忙不迭点头,然后一溜烟跑走了。
葛大婶看完了一整个过程,总算是放下心来,又接着同顾茵道“往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顾茵谢过她的好意,两人说了会儿话后,葛大婶便回去了。
没多会儿,顾野拿着两串糖葫芦回来了。
一串他已经吃上,另一串他先递给顾茵,又递给王氏,她们俩自然都不吃,他就让王氏帮着他放起来。看王氏把那串糖葫芦插放好了,他才又去了顾茵身边。
顾茵带着他在码头上逛了一圈,让他给其他帮助过他的人家都拜了个晚年。
凡是认得这小孩的,再见他就没有不惊奇的,先是变着法儿夸他,又各种好话去夸收养他的顾茵。
顾茵听得脸都红了,倒是顾野一直表现得坦坦荡荡的他觉得大家没说错啊,他就是这么好,这么讨人喜欢,他娘也确实人美心善,像天上的仙女儿可惜他现在会说的话还不多,不然一定说更好听的话去夸他娘
一通拜下来,顾野的小荷包里多了十文钱。他来回数了好多遍,眼睛都笑成了个小月牙儿。
下午晌回到家里,王氏还看他宝贝地捧着个小荷包,好笑道“看看这小财迷的样儿,说不是你生的怕是没人相信”
顾茵正在笑眯眯地数这天赚的铜钱呢,闻言立刻摸了摸脸,说“我哪儿有啊”
王氏笑过一阵,问顾茵这天的进项如何。
过年前他们每天能赚一百三十文左右,这天换成了皮蛋瘦肉粥,虽搁了皮蛋和瘦肉,但在一大锅粥汤里并不会放很多,主要是提味,利头是稍微厚了一些的,照理说应该多赚一些。
不过可惜的是皮蛋的卖相不好,很多人和一开始的王氏一样难以接受,所以总利润和之前差不多。
但顾茵并不心慌,本来推出新品就是个更新换代的过程,第一天能卖出这个数目,后头生意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王氏听她算了一通账,可惜道“你那粥是真的好吃,我这辈子没吃过这种味道的粥。别说是两文钱,三文五文也使得,就是码头上的人没啥见识,看着卖相不好,又贵一文钱就犹豫了要是咱们有个铺子就好了。”
开铺子招待的客人和码头上的人层次不同,接受度自然会高一些。
而且顾茵这手艺是文老太爷都认可的,王氏越发觉得不该让她在码头上风吹日晒的。
尤其是她的皮肤是真的嫩,冬日里的冻疮好不容易没了,今天日头好,她晒半上午就晒红了脸,也不知道到了夏天怎么熬。
“早知道还是让武安晚一年再念,那二十两留着尽够盘市口不错的小铺子了。”
“能拜入文大老爷门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儿娘还想那些干什么”顾茵把铜钱拢到钱箱里,“没事儿,咱们一个月最少赚三两,生活上再俭省一点,开店也就是这半年的事儿。”
后头王氏出去采买食材,本想让顾茵歇着,但她想着答应第二天给老太爷做鲜虾馄饨,就跟着一道去了。
可惜的是到了集市上,市面上只有刚抓上来的河虾。
初春时节,那河虾不仅价格贵,个头也小,距离顾茵想的那种一口一个的饱满虾仁差距还挺大。
顾茵买了小半斤,琢磨着估计得多花些心思,才能做出让老太爷满意的虾肉馄饨。
一路琢磨到王氏买完其他东西,顾茵又去割了一斤不带半点肥肉的猪后腿肉和一小袋子红薯粉。
她准备做一道燕皮鲜虾馄饨。
所谓燕皮,就是用肉茸和红薯粉制成的薄片,又称肉燕皮。
它需要把猪肉捶打成肉泥,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顾茵和王氏轮流捶打,足足捶打了一个时辰。
而且加多少红薯粉也很讲究,稍微掌握不好比例,肉皮就会不成型。
不过顾茵的手比食物秤还准,不一会儿工夫,肉泥和红薯粉就混合成了一个粉色的面团。
得了面团,再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皮,用菜刀切成馄饨皮形状,一斤猪肉也只做出了二十张馄饨皮。
因为捶打肉泥花费了太多工夫,馄饨皮擀完武安也下学回来了。
他挎着个前儿个王氏给他临时缝制的小书袋,兴高采烈地回了家。
王氏奇怪道“你怎么自个儿回来了不是说好等娘去接你吗”
“也不是很远,还没从前在村里的时候去地里捡麦穗儿远呢。嫂嫂带我走过两回了,我都认得的。”武安笑了笑,自己给自己倒了碗水喝,又道“再说娘和嫂嫂每天摆摊已经很辛苦了,早晚接送太麻烦了,我也不是小孩子了。”
他性格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