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采取轮流答辩制参加答辩组在候场区等候,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入答辩会场进行解说答辩。
顾惜他们抽到签很靠前,因此,没有等太久便轮到了他们。
三人走进会场,此时会场里很安静,除了前排5个主要评审,后排20位参与评审之外,也就只有几个现场工作人员还有摄制组人员。
她们刚进去时几位评审似乎正在讨论着什么,顾惜隐约听到好像是在说她们课题。
顾惜三人面向评审做了自我介绍,坐在首排其中一位女评审朝着他们笑了笑,道“开始吧。”
现场,董茗茗负责t播放以及她们组模型掩饰任务,而顾惜和盛修言则分别对课题设计思路、理念、可行性概述以及设计部分作了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顾惜可以明显看出现场评审脸上神情变化,从期待到惊喜,甚至其中那位女评审脸上还一直挂着肯定微小,这也让顾惜内心紧张消散了不少。
“以上,就是我们组课题汇报,谢谢各位评审老师。”顾惜几人朝着评审们行了一礼之后,结束了汇报。
坐在最中间评审最先开口,评价道“你们这一组课题还是不错。”
这句评价虽然说得没有很满,不过透过这位评审表情却不难看出他对顾惜他们课题认可。
顿了顿,评审话锋却略微一转,又指着那个模型道“你们这个模型目前来看只能、我们姑且称之为传播,现在只能传播五中味觉和嗅觉物质,似乎有些太少了,我们也知道,无论是气味还是食物味道,它都是一个组合物质,是很复杂。”
听到评审提出来问题,顾惜点点头,并不隐瞒地解释道“老师您说得对,实际上要实现我们课题中所描述味觉气味传播需要很复杂并且精细化设计,我们设计模型远远达不到,所以我们设计它初衷更多是想可视化地将运行模式演示出来,并且证明这个设计可行性。”
顾惜回答中肯,显然让评审十分满意。
这时,另外一位评审开口“那么,我也来问一个问题,顺着你们这个设计远期进展来说,气味和食物口味都是很复杂组成,尤其是食物味觉,气味还比较好说,只需要将气味物质按照比例组合释放就可以了,那么,你们课题中第二步提到味道该如何实现,并且让接收端人真正感受到呢”
被问及这个问题,台上三人都停下来思索了片刻。
然后,盛修言说道“本质来说其实没有差别,气味载体是空气,那么只需要将味道找到一个载体就可以了,比如固态糖片或是液态入口喷雾。”
接着盛修言话,顾惜又补充了一句“至于食物口感方面,可以利用电磁波设备在合理范围内给口腔神经定向刺激来实现。”
两人回答在评审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为他们也是这么考虑,而意料之外则是因为评审们并没有想到眼前两个不大点初中生能想到这一步,而且想法很完善。
“我没什么问题了。”这位评审笑笑说道。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另一位评审说道“就是你们设计这个装置未来是应用于普通群众,过于复杂设计过程可能会导致机器很大,就像现在家庭跑步机一样,占地方,麻烦,没用,这个你们有想过吗”
听到这个问题,顾惜想了想,点点头,又语气自信地说道“未来这个设备设计我相信不会太过于庞大。”
说着,顾惜举了例子“这就像是通过科技不断发展,人类能够将计算机计算功能从160平方米浓缩到一台手机上一样,我们这个设计未来大小也可以做到只有手机那么大,完全成为一个轻便小型附加设备。”
“而且,就拿现在技术来说,目前我们模型上所使用运算芯片、敏感元件等等,实际上体积都可以缩小到现在510,而其他很多辅助元件也已经可以做到微米级了。”这个顾惜是在顾邵书房里某天在他笔记本上面瞄到。
顾邵能写,一定是有,只不过不一定已经面世了而已。
说这话时,也不知道是不是顾惜错觉,她总觉得好像在现场、后台控制室方向看到了顾邵。
大概是看错了吧。
顾惜默默摇摇头,心里嘀咕道。
原本今天答辩顾惜是想顾邵能来看,不过一方面这个环节并不对外公开,另一方面顾邵今天有一个很重要峰会,所以这个想法也只好作罢。
对于顾惜回答,显然,现场评审惊讶之余都十分满意。
“好了,没什么问题了,谢谢。”
“谢谢评审老师。”三人又朝着评审们行了一礼,离开了会场。
至于她们课题还有这次答辩评分不会马上揭晓,需要等到3天后才会统一公布出来。
三人离开,刚走出赛场,顾惜手机上便收到了一条消息。
看着消息,顾惜双眸一亮,脸上满是惊喜。
答辩不错。
这条消息是顾邵发。
所以顾邵刚刚真来了
顾惜心里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