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保留了民国时期的老广州风情。
这场戏需要几十名群众演员,选角导演在车厢门口清点人数,安排群演上车。仙琪扮演的陶素宜已经做好妆发,在凉棚下候场。
任树抄着大喇叭全场调度,喊道“男一号好了没有”
“好了好了”陆文躬身让造型师喷完最后一次定型发胶,大步走过来,一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孟春台生于古玩世家,是个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子哥,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他自幼耳濡目染习得识宝的本事,却误入赌途,落得倾家荡产,家败人亡。
盛传,孟老爷子临终前,曾交给孟春台一样传家宝贝。之后债主、匪患、亲朋,各人心怀鬼胎,都盯上了孟春台这个败家子。
斡旋藏身,直到战事吃紧,孟春台离开北平南下,到广州投奔远房舅舅唐德音,却不料舅舅更是老奸巨猾
后来遇见交际花陈碧芝,一次偶然的契机,孟春台意识到在动荡的时局下,东躲西藏根本无济于事,他需要真正的藏身。
瞿燕庭正和灯光组长说话,目光自下而上地扫过陆文,说“准备拍摄。”
陆文登上火车,在拥挤闷热的车厢靠窗坐下,紧紧抱着一只皮箱。先过戏,各组就位正式开机。
蒸汽火车缓缓驶入车站,孟春台格格不入地坐在车厢中,杂乱的环境和周围粗鄙的语言都令他不适,厌烦地扭脸望着窗外。
鸣笛声响起,乘客们蜂拥下车,孟春台被陌生人推搡时忍不住啐了句脏话,很快,天南海北的方言在车厢里爆发争吵。
孟春台护着皮箱,脸上挨了一拳也无法还手,乡民早看他这个少爷打扮的人不顺眼,趁机揍了他一顿。
等车厢逐渐走光,孟春台拎着箱子从桌下爬起来,他碰了碰嘴角,流血了。想起曾在北平风光的日子,走到哪都是前呼后拥,如今要受一群乡巴佬的欺负。
舌尖顶着脸颊呼了口闷气,孟春台把领带抽紧一些,下了车。月台上已经没什么人,只有广州湿热的风一阵阵吹来。
孟春台穿着一套深棕色英式西装,敞着怀,露着马甲勒出的腰线,一路颠簸,挺括的面料留下褶痕和污渍,皮鞋的尖头也磨花了一块。
他掏出雕花怀表,低头时乌黑的发丝落下一绺,狼狈地搭在额前。
不远处,陶素宜站在一缕阳光底下,蓝色的阴丹士林旗袍轻轻摆动,她矜持得不敢上前,鼓起勇气喊了声“表哥”。
孟春台觉得婉转耳熟,抬头望了过去。
上次见是三年前,在北平,陶素宜印象中的孟春台倜傥风流,好不得意,和面前这个狼狈落拓的样子仿若两人。
孟春台走近,打量这位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表妹。
监视器中的画面十分养眼,落魄公子清纯佳人,能遐想出许多种故事,但瞿燕庭只要他写的那一种,无情地喊道“停,第四幕再来一条。”
之后,瞿燕庭握着喇叭“不过,再来一条。”
“走第三条。”
“再来。”
“打起精神,再来一条。”
“不行,重来。”
片场的氛围趋于凝重,所有人都见识了瞿导的严格,这一幕戏不知不觉磨到中午,广州八月份的午间暑气蒸腾,演员的妆都花了。
剧组助理搬来盒饭,瞿燕庭开恩道“先吃饭吧,吃完再拍。”
陆文的衬衫完全汗湿了,换上短裤背心,钻到导演的大遮阳伞下乘凉。太热了,他端着盒饭没胃口吃。
没多久,仙琪卸了妆过来,主动说“导演,给我说说戏吧。”
瞿燕庭本想让她缓一下,吃完饭再说,既然来了便应了一声,正好节目组的摄像师在拍摄,他就利用对方的镜头。
陶素宜是个读过书的聪慧女子,哪怕羞涩胆怯也要表现得克制大方。她在三年前便对孟春台产生情愫,所以早早来月台上等,见到孟春台天翻地覆的样子,既惊喜也难过。
“你急着和他相认,但又怕他不认得你了,在这种情绪下喊出那一声表哥。”
这一幕会给特写,也就是盯着镜头演。瞿燕庭坐在椅子上,紧并双腿,唇也牢牢闭着,暗自用双手揪住长裤的侧边,像女人揪住素色的旗袍。
他身子一动不动,待镜头推近,瑞凤眼微微睁圆,看着“孟春台”磨损的洋装皮鞋出神,看着“孟春台”挂彩的嘴角凝噎,细小的表情会在银幕上放大。
陆文拿着矿泉水在一旁围观,这是无需对手的对手戏,瞿燕庭此刻对着镜头假装的他柔肠百转,无声倾诉一腔朦胧的爱意。
他捏紧瓶身,生出一股砸碎镜头站到那人面前去的冲动。
瞿燕庭只吃了两口的排骨面坨了,陆文退出伞下,没使唤助理,径自跑出了月台。车站附近有当地人开的饭馆,他挑了家生意最红火的。
一回头,发现摄像和编导在跟,陆文说“老天爷,你们大中午也不怕中暑啊”
编导问“你不吃盒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