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此时是天价了,很少有人能抗拒的了诱惑。毕竟老一辈的,收集这些书画的人大多已经作古了这些书画的主人大多是见钱眼开的“不肖子孙”
没有办法,哪怕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是在战火中长大的,文化底蕴要比爷爷奶奶辈低很多,对这些书画的爱也就少很多。
很多人都是当年画挂的,不怎么珍惜。再珍惜也就当是个一二百块的“值钱”物件,有的更是拿到文物商店人家都不稀得收的。现在封华一下子给了个天价,哪有人不卖
真不卖的就是真懂的,真爱的,这种人,封华更要强求了不然这些书画被烧了,这些人不是气死就是心疼死。
这时候就轮到其他物品上场了,不要钱,要吃的不要米要面还是要肉猪肉牛肉还是羊肉生的不要熟的要吗死的不要活的要吗
不能把传家宝换吃的那换家电、自行车手表怎么样有了那换黄金怎么样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啊你看这世道多乱啊没准将来更乱快换点存着吧
很多人家抵挡不了封华的各种诱惑,还真让她得手了不少。
至于剩下还不换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看准她急需,想狮子大开口的,一种是真真真爱的。
对于这两种人,封华要先看货,如果是她知道的名家之作,她就换个身份换个声音来,打着“政府征收”的旗号,如果能吓唬住,换来了就换来了,换不来就是天意,她不强求。
至于那些一般般没名气的作品,就算了吧。天下那么多书画古董等着她,她没功夫在这死磕。
仅在江浙一带,封华就呆到66年的3月末,这里不但古迹多,书画更是超出她预料的多,每次想走都挪不动腿。后来她有名气了,老客户都带着新客户找到她的家门了
她在一户客户家租了个“办公室”,专门收集东西,甚至找了几个“代理”,让他们帮着她收东西。
这让她的收获成几何倍的增长。估计造纸厂再想收80顿是不可能了。
眼看4月就要来临,封华咬牙去了上海。上海才是重中之重,不过它小,封华相信一个月时间够她扫荡一遍的了。
到了上海,自然要先去看看赵永他们。
“大大”封华刚走进武康路的苏宅,就听见一个结结巴巴的声音。
封华转头看着目瞪口呆的赵永,一下子笑了“永哥,差辈分了,我可不是你大大。”
赵永也笑了,嘴都要裂到耳朵根,他已经从赵哥变成了永哥四处看看已经看过来的工人,赵永一边笑一边领着封华去了办公室。
请封华在办公室里坐下,他搬着把椅子坐到了敞开的大门边。
大小姐是个大姑娘了,这么美了但是他刚才还是一眼就认出她来。封华的模样是跟人民币一样,已经刻在他灵魂里的,他就是认不出他亲姐来,他也能认出封华。
他坐在门边,一来是避嫌,二来是警惕。大小姐来了,他有好多“知心话”想说,让外人听见了不好。
“一切还好吧”封华问道。
“好着呢就管理这么几十个人,轻松简单着呢。”国有企业,“买卖”都不需要管,就需要管个生产,相对后世来说简单死了。
而且这几十个工人都是临时工,没用“主人翁”精神,听话的很。
“孩子们还好吗”封华问道。赵永是个单身汉,但是段良玉和严朗两口子,一家俩孩子,据上一次通信的消息,赵丹丹和周新月又都怀孕了,日子还差不多,算算时间,现在都有七八个月了。
“好好,白白胖胖的,老可爱了。”赵永道。他看见大姑娘不眼热,但是看见孩子有些眼热了,30多岁的人了,想当爹了。
“那就好,你把人都叫过来,我有事要说。”封华道。
赵永看了看她的脸色,没有再问,速度把人叫来了。
众人阔别三年之后再见,好一阵热闹寒暄。赵永一直观察这封华的脸色,他怎么觉得风雨欲来呢
寒暄结束,封华收了笑脸,对赵永道“收拾东西,立刻启程回家。”
赵永心道果然来了还是暴风雨
“怎么了这是我们哪做的不好吗”赵永忐忑地问道。他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气候好吃的好是一方面,家大业大赚大钱也是一方面。
他是知道“爱华食品厂”是封华的,爱华食品厂出的那海量的山货,巨额的收入,都是封华的,就连每年分给他的5,都是巨额的,就这么走了,这买卖是不做了
当然他更怕的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封华生气了。
严朗也舍不得,他不但舍不得那5,他还舍不得他的“如意糕”作坊。如意糕在他手里做大做好了,他就像完成了父母的心愿一样开心,就这么突然走了,这是要舍弃他的如意糕
唯一比较淡定的就是段良玉了,他在这个厂里的作用就是财务总监,管账的。但是他本身对钱也不是很热衷,还能不能继续管账,能不能继续分红他都不在意。
而且因为亲自管账,他是知道他们应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