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喜“你看b模式和原来的a模式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锦鲤同学加油,你要相信你可以的,没什么事儿我撤退了哈,加油哦。”
系统君说完便消失了。
黎夏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摊上这么个坑爹系统能怎么办任务还不是得做。
既然最后的这部分进度重点都在儿子身上,黎夏起身来到了位于走廊尽头安安的房间。
随着安安的长大,这个房间已经重新装修了好几次,从一开始的卡通风格变成了现在的灰白两色,不过当年她花了三百万买回来的油画却一直都在,无论房间布局怎么变动,安安总会给它留一面墙。
视线顺着步伐往里面延伸,书桌的旁边是一面储物架,架子上摆放的全都是安安这些年获得的荣誉证书与奖杯。
看着一整面墙大小的储物架,都已经被荣誉填满了,黎夏瞬间欣慰了不少。
这些年,她从来没有要求安安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要有多优秀,全都是以鼓励为主,跟安安说尽力就好。
还好这孩子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与目标,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根本用不着人操心。要不然她的任务可就凉了。
安安为a竞赛筹备了大半年的时间,期间早出晚归十分辛苦,黎夏看见后心疼不已,好几次都想劝安安别去参加了,可孩子那么努力,她怎么能阻挡他的步伐。
于是黎夏只能在安安的吃穿上下功夫,好让他别把身体累垮了。不过年轻人精力旺盛,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丝毫不觉得累,还乐在其中。
转眼a竞赛就开始了,安安和其他两位华国参赛者,一同组成的参赛队首先要参加每年9月至11月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区域竞赛,各区域竞赛得分最高的队伍自动进入第二年3月在国举行的决赛。
区域竞赛安安很顺利的就拿到了最高分,紧接着年关一过便要去国参加决赛了。
黎夏想要陪同,但却被安安拒绝,他说自己都17岁了,要不了多久就是个成年人了,怎么还能依靠母亲,太不像话了。
黎夏拿安安没办法,只能表面上尊重安安的决定,实际上派了好几位助理与保镖过去暗中观察安安的情况,以防万一。
可助理给她的反馈却是安安表现的很好,无论是跟人际关系还是其他事都处理的游刃有余,完全不需要担忧。
a竞赛是世界性质的,就算已经按区域赛选过了,但参赛队依旧不少,一轮轮比拼下来也要花好几个星期。
安安出国的每一天都会和黎夏通话,一开始安安特别兴奋,觉得对手水平其实没有想象中高,可越到后面越发现实力强劲的大有人在,真正认知到了“人外有人”这句话。
不过这种认知并没有让安安泄气,反而是越战越勇,觉得强强对抗才有挑战性。
黎夏从安安的语气里听出了他对这场竞赛中胜负的看重,虽然黎夏也希望安安获的冠军。
因为这对她的任务进度可能会有帮助,可作为一个母亲,黎夏更希望安安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那么在乎输赢。
但这个节骨眼上,除了鼓励以及基本的关心外,她没办法再多说什么,怕影响到安安的比赛心情。
总决赛的前两天,黎夏总觉得心里慌慌的,感觉有大事要发生。
安安不在她眼皮子底下,她担心这不好的预感来自安安,便让助理订了飞往国的机票,又重金购买了竞赛现场的门票。
总决赛当日,黎夏坐在观众席,看着白衣少年坐在电脑前十指不断的跳动着,整个人都紧张出一身冷汗。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黎夏听到白人评委用别扭的中文念出“许念赫”这个名字的时候,现场一阵掌声。
掌声淹没了现场的其他声音,却没能淹没黎夏脑海中那句冰冷而机械的系统提示音。
“炫富值已满格,恭喜宿主,支线任务已完成”
黎夏坐在座位上,明明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为儿子的夺冠、为系统任务的完成,可不知道为什么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旁边有好心的金发美女递来纸巾,黎夏接过来都忘了用英文感谢。
17岁的许念赫带领的团队夺得了a竞赛冠军,成为了世界级的新闻,每一篇报道都声称他为来自华国的天才。
无数的世界名校朝他递来了橄榄枝,可他却因舍不得离开母亲黎夏而选择了国内的大学。
大学期间,许念赫一边学习一边创业,没有依靠家里的任何资源与资金,便将公司运营上了正轨,等到他大学毕业时,公司已经在国上市了。
人人都称他是一个传奇,但他每次接受采访回应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母亲,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我。”
而黎夏的日子则过的非常轻松了。
支线炫富任务在a那场竞赛上就已经完成了,而主线任务在儿子18岁那年也达到了满格。
满格之后的黎夏看着养了十多年的儿子,非常舍不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