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与风同行38(1 / 3)

“这套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成功下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一个拥有完全自主化磁悬浮技术的国家,未来十年内计划将建成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悬浮线来”

苏筝关掉手机里的新闻视频,摘掉耳机,看向窗外。

“你们还真是不着急。”郑晴做在位子上,刚才一眼,瞥见了新闻的界面,是一列磁悬浮列车,她也就知道,苏筝刚才看的是什么。

华国不止一个磁悬浮列车实验室,也不止一个团队在开发六百公里速度级的高速磁悬浮列车。

沪城的第一条商业磁悬浮列车线是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和年年盈利,还能给沿途城市带来发展的京沪高铁不同,磁悬浮线投入大,运营费用大,收益却很低,基本就是烧钱在维持运营。

而它的昂贵造价,决定了它无法在诸多城市之间作为主要的交通路线,比起高速轮轨列车,又少了一些优势。

但这只是暂时的。

郑晴看他也不着急,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

“也是,”

她点头,“这新闻也没说什么内容,你们团队的实力也不差。”

他们两这次过来,是亲自来拿纪铃给他们的东西。

“这是收拾项目办公室的时候找到的东西”

纪铃说,“我看了一下,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你们的合影,所以想着,这东西还是给你们比较好。”

谢雁走之前的一段时间,把自己的时间利用到了极致,住也是住在那儿,很多东西都搬过去,后来又被资料压在箱子下面,现在做最后的清理,才被找出来。

知道有这个东西,苏筝和郑晴就直接过来拿了。

郑晴坐在座位上,准备打开这个有些陈旧的盒子。

然而她的手触碰到盒子盖子的时候愣住了。

苏筝转过头,看了一眼,见盒子盖上贴着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黑桃。

记忆就像被按下了开关。

郑晴笑了一声,目光却有些酸涩,她伸手打开盒子,里面都是一些旧物,钢笔,还有草稿和日记。

日记记录的不多,笔记本上写着一些构想和理论,但没有谢雁最后整理出来交给他们的详细,日记的时间跨度也大,基本没什么时间写日记。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照片,有一张,是在火车上照的,绿皮车,拥挤的车厢,三个少年靠在一起,灯光将他们的脸庞印在玻璃上。

有一张,是毕业的时候去照的,那个时候谢雁还骗她照了证件照,结果是去给郑晴换身份证,照片谢雁笑的抱着她,苏筝站在一边,高高瘦瘦的。

还有一张,是郑晴的婚礼,他们三个人之中多了一个人,但是每个人脸上的笑依然是那么明朗。

随着她翻看照片的动作,前排有个孩子正在朗读着什么,听起来那么熟悉,仿佛一段优美的诗词。

“我和风一起奔跑,

我离开温和的春风,和夏风一起奔跑。

我冲开疲惫的秋风,逆着严寒的冬风奔跑。

我与风奔跑,

一刻不停,

一刻不歇,

只为终点去见你。

我怎会在这里停下。

我穿过山脉隧洞,穿过平原丘陵,从江河之上越过,从天涯来到海角。

我破开风前行,永不停歇地奔跑。

只因为目的地的尽头是你。”

“妈妈,这是写的谁呀。”

女人被叫住,低头看了小孩平板里的内容几眼,也有些疑惑,想了一会,随后才道,“这写的不是人,是车。”

“车”

“对啊,我们现在坐着的车,就是跑的比风还快。”

“比风还快”孩子有些惊讶,“好厉害啊,这是魔法吗”

“这不是魔法,这是知识,你好好读书,以后,可以当一个科学家,研究出比风快的东西。”

女人摸了摸他的头,“你看,穿过山脉隧道,穿过平原丘陵,这就是车呀。”

“我明白了科学家都会魔法,长大以后我也要当一个最厉害的科学家”

女人笑了,“好吧好吧,就算是魔法。”

前面的对话还在继续,广播里又传来了一段话。

\华国高铁,

带你去见你想见的人,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段三十分钟的距离,由时间来重新定义。

欢迎乘坐华国动车复兴号,祝您旅途愉快。\

自从有了更快的交通方式,两地之间的距离再也不是米,千米,而是分钟,小时。

距离,由时间来重新定义。

窗外的风景模糊,坐在车内,两人都听不见车外风呼啸而过的声音,平稳,安全,快速

那么快,那么奇妙,又那么神奇。

而那些照片,还有那些笔记,让郑晴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

记忆回到了她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