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 大结局(2 / 4)

我有无边美貌 容光 7567 字 2023-12-16

八岁的小孩大多活得像温室里的花朵,鲜少有人能演出主角的喜怒哀乐。

尤其是,这个角色相当特殊。

到底有多特殊,直到电影上映那天,观众们才明白。

很多人抱着对昭夕的信任与期待踏入影院,还有不少人纯粹是看热闹,见网上传的那样火,热搜一个接一个,干脆去看看呗。

反正好就支持一下,不好就喷一喷。

这是现代人的快餐生活标准考试。

可是走进影院时,很多人还在嘻嘻哈哈说着八卦,电影散场,离开时,却没有几个人有心情说笑。

人们沉默着,像大雨过后的树,枝叶都流泪。

一个小孩的一生讲述的的确是个八岁小孩完完整整的一生。

小男孩叫习乐,从出生起,备受父母呵护。

与这个时代的众多孩童一样,他是独生子女,生活在小康家庭中,从小学习乐器,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影片的开头温馨可爱,讲述着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当看见小习乐苦着脸,哭丧着说自己脑袋糟糕,背不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观众都笑了。

老师每周打电话催促父母“我也很无奈啊,这是教育部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背”

影院里甚至有观众感同身受说“我家孩子也背不出啊可愁死我了。”

小习乐也不太会唱歌,学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他老是跑掉。

但音乐细胞不行,共情能力却不错。

至少在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小家伙还哭了。

程亦行饰演的小男孩鲜活可爱,哭的时候憋得满脸通红,放声大哭,笑的时候眼睛一眯,狡黠里透着一点机灵。

大概是遗传了父母的美貌,他长得非常漂亮。

小男孩唇红齿白,比许多姑娘家都要美,可调皮起来,上蹿下跳、爬树翻墙,也不逊色于同龄男生。

观众们被他迷得不要不要的。

六岁伊始,进入小孩认知教育与三观逐渐发展的黄金阶段。

影片里,小习乐也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同时,飞快汲取着电视与书本里关于世界的描述。

他似懂非懂问妈妈“那两个人抱在一起亲嘴干什么呀”

妈妈一脸尴尬,观众哈哈大笑。

偶尔听见父母谈论社会新闻,说黑车司机绑走妙龄少女,他也会抬头问“绑走她干嘛啊”

父母一时语塞。

爸爸想了想,说这个世界上也有坏人,像大灰狼无缘无故要吃掉小红帽一样,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坏人,会抓走孩子,所以习乐今后也要注意。

习乐懵懵懂懂问“抓小孩干嘛他也像大灰狼一样,要吃掉我妈”

爸爸妈妈“”

观众又笑了。

后来某日,老师打电话给父母,说习乐在学校散播谣言,吓唬同学说有坏人要吃小孩。

父母急忙解释当日的话,老师顿了顿,说孩子现在还小,不应该知道这些社会的阴暗面。

好像是从那天起,父母开始面临两难的抉择。

教科书里都是真善美,有白毛浮绿水的鹅,有乘舟将欲行的李白,有生活凄惨的卖炭翁,也有手持针线临行密密缝的慈母。

可是唯独没有恶。

在这个管束严格的时代,游戏不能血腥暴力,书本里不能有教坏小孩的品性,主人公们都是善良到天真甚至无知的人,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以为点亮一簇火焰就能得到幸福。

习乐也会玩电子游戏,但游戏里绝对没有血腥暴力的打架场景。

事实上近年来,能够发行的游戏几乎都是角色扮演类,可以宫斗,可以打怪升级,唯独不能有暴力恶行。

受父母影响,习乐爱看书。

可是如今出版社收到严格管控,别说给小孩子的书了,就是成年人的读物,也是经过反复删改后的童话世界。

习乐的妈妈是一名文字编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告诉自己的作者

“未成年人不能抽烟,第一章的抽烟场景要删掉,叼根草也比抽烟好。”

“同性恋不能出现,不仅是这三个字,但凡和特殊性取向有关联,或者暗示的,都得删掉。”

“公务员不能说脏话,上面要求的。”

“你写的这个老师受贿、区别对待学生,也不行,有损老师的形象,出版社是不会过稿的。”

除此之外,违法乱纪的事情更不用提。

甚至,早恋不可以提,师生恋不可以提,但凡涉及国家公职人员,都必须是积极的、正面的形象。

严格的制度下,创作不再自由。

作者们也是人,艺术家们也要吃饭,于是电影、电视剧、书本乃至游戏,甚至如今的歌曲,都渐渐变成了童话。

不好的都不再出现。

这种风气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很多人希望少给未成年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