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车停在东四十条某个窄窄的胡同外。
夜色宁静,胡同里只有昏黄的路灯光,偶有行人骑着自行车经过。
程又年注意到胡同口的墙壁上贴有“国风静巷”的标志,再看眼前安静悠长的胡同,当真巷如其名。
在这样的地方,没人注意身旁过路的是明星还是凡人,口罩与墨镜都可省去。
昭夕停在一道半掩的铁艺门前。
“到了。”
光从门外看进去,谁也猜不透这竟是一间餐厅。
斑驳的铁门上方挂着一盏明黄色的小灯笼,没有招牌告示,远观与普通住宅毫无区别。
进门才发现,这是一间不算大的小院,青草葱郁,墙边摆着挖空的木桩,木桩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多肉。
从屋里走出来一名年约四十的女人,说不上多美,但笑起来有种温婉似水的味道。
“等你好久,总算来了。”
很显然,昭夕提前跟她打过招呼,说会带人来吃晚饭。
老板娘笑吟吟问“坐外面还是里面”
“外面吧。”
“夜里风大,你穿得可不多,坐外面会冷吧”老板娘有些担心地看了看她身上并不算厚实的小裙子。
“这样他才有机会把外套脱给我啊。”某人得意地看看程又年,“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对上她明亮狡黠的眼,程又年一顿,“那还是坐里面吧。”
昭夕“”
程又年望望她,“我也怕冷。”
“”
昭夕接口批评“却不怕失去还没捂热的小仙女。”
老板娘“哈哈哈哈哈。”
按理说大老远跑来这种地方吃饭,若不是山珍海味、独家秘方,都对不起昭导一路辛苦开车。
然而饭菜上桌,程又年才发现,眼前也不过是寻常便饭。
地三鲜,柠檬香煎小黄鱼,和随处可见的红烧肉,菜色普通,胜在味道好。
昭夕倒是吃得很欢快,虽然每道菜动得不多,但也超出了平常的饭量。
程又年看看四周,屋内屋外只安置了寥寥几张桌子,除去他们,并没有别的客人。
“这里往常都这么冷清”
“不是,平常一座难求的。”
“平常也只有这么几桌”
“是啊。老板娘一个人主厨,平常还有一个帮她的小姑娘,客人多了忙不过来。”
昭夕好心解释“平常就营业到晚上七点,每桌坐满了,吃过饭,人走了就关门,没有下一桌的份了。”
“那今天”
“今天是昭导面子大,跟老板娘约好了,所以才特意为我们营业到八点。”
程又年似乎想到了什么,抬眼看她片刻。
昭夕问“怎么了”
因老板娘就在玻璃窗内看书,程又年并未多说,只轻哂,“没什么,只是感慨昭导面子大,人见人爱罢了。”
昭夕瞬间得意起来,一不留神,又多夹了一块红烧肉,入口才发现,完蛋,超标了
一时之间吐也不是,吃也不是,像是被鱼刺卡住。
看她表情如此纠结,程又年又笑了。
从小院离开时,老板娘对昭夕说“有空随时来。”
昭夕点头“好。”
“把这位先生也带上。”女人笑起来。
“看心情吧。”昭夕故作随意地摆摆手。
程又年也笑了。
“饭菜很可口,多谢您了。”
他道谢的样子很认真,眼神明亮温和,诚心诚意,并不只是在说客套话。身姿挺拔立在小院门口,不仅面容清隽,风度也很好。
昭夕一顿,抬眼看看他,又看见对面的老板娘在冲她竖大拇指,比口型道“这个特别好。”
她弯起唇角,明明只是吃了顿饭,并未喝酒,踏出小院时,整个人却好像有点飘飘然,被晚风一吹,乘风欲飞。
还没回过神来,肩上就落下一点分量。
昭夕侧头一看,发现程又年脱下了大衣外套,披在了她的肩上。
她怔了片刻,才得意地笑起来,“你不是怕冷吗”
“嗯。”
“那怎么把衣服给我了”
程又年思忖片刻,才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因为衡量了一下,发现比起怕冷来说,大概更怕失去还没捂热的仙女吧。”
昭夕张了张嘴,感觉整个人头重脚轻,飘得更厉害了。
待会儿一定要发个信息问问老板娘,菜里是不是加了调味用的酒,不然此刻怎么像是喝了假酒
厉害啊。
这个男人太会了。
还说单身近三十年呢,她如今才算体会到学神的力量,大概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什么都快得惊人。
昭夕拉了拉有点往下滑的大衣,清清嗓子,“唔,仙女觉得你表现不错,暂时不急着回天上,还可以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