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气氛一时凝滞。
昭夕依然没有开口。
程又年仍是一身深色大衣, 英挺俊朗,闲庭信步般走进办公室。
魏西延替她圆场,笑道“程老师一表人才, 气质出众,连我师妹这种久经沙场的人都看呆了,可见一斑。”
“魏先生过奖。”
“不瞒您说, 我以前接触过一次地质科研工作者。那位朋友还跟我调侃说,搞地质的都是工作服在身, 安全帽在手,远看像民工, 近看地质狗。”魏西延忍俊不禁,“现在看来, 全是那家伙给自己形象差劲找的借口。明明程老师就很英俊啊。”
“民工”程又年笑笑, 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昭夕,“倒也有人这么说过我。”
魏西延笑出了声, “程老师可真会开玩笑。您这气质和外表, 是谁这么不长眼, 胡说八道”
昭夕“”
是我。
对上程又年的视线, 昭夕的灵魂依然还在天上飘着。
被震飞的。
她浑浑噩噩伸出手来,用残存的理智操纵, 冲他僵硬地笑笑, “程老师好。”
手在半空中凝固了片刻。
程又年才伸出手来, 不徐不疾地与她交握。
“托昭小姐的福, 还行。”
昭夕“”
傅承君都愣了愣, 瞧瞧程又年的脸色,再看看昭夕的反应,“你们认识”
何止认识,还深入交流过
一时之间,那晚的画面在脑子里嗖嗖闪过,面上一阵红一阵白。
昭夕干笑“也,也不是很熟。”
程又年点头,“嗯,是相当熟。”
“”
局面陷入僵持。
空气中弥漫着连魏西延都打不了圆场的尴尬。
昭夕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抬眼望向程又年,急了。
“那个,之前其实见过”
“我是昭小姐的影迷。”程又年淡淡地说。
昭夕“对对对,是我影迷。真没想到这么巧,会在这里再见面。”
史前尴尬的气氛终于得以缓解。
师徒三人都笑起来。当然,除了昭夕,其他两人的笑容都是真的。
昭夕扯着嘴角跟大家一起笑,比哭还难看。
招呼也打了,人也都介绍了。
傅承君是个实干派,没那么多客套话,很快让大家在圆桌前就坐,拿出项目策划书,“喏,你们俩也看看,趁程老师在,有什么建议一块儿提了,让他看看可行不可行,也正好替你们答疑解惑。”
魏西延道“您老人家不厚道啊,我们师兄妹都毕业多少年了,好不容易来看看您,还得替您免费打工。”
昭夕“是啊是啊。”
傅承君笑了,“不然你们以为我为什么要在百忙之中接见你俩哦,图你们俩长得好看,赏心悦目吗中戏的美人难道还少了,就缺这两个”
魏西延接过项目书,翻了两页,还不忘反驳,“那您找那群美人去,别找我们师兄妹。”
昭夕“是啊是啊。”
师徒俩你来我往,昭夕除了应和,就是应和。
一句“是啊是啊”,延续了好多遍。
要不就换近义词
“对啊对啊。”
“师兄说得对。”
有外人在,傅承君只神色古怪地看了徒弟好多次,没好说什么。
后来讨论的全程里,也几乎都是魏西延在发问、提建议,傅承君与他互动,程又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专心听,间或点头摇头,答疑解惑。
昭夕一直在神游天外,几乎插不上话。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1。
关乎国之重策,又是国庆献礼剧,难怪要傅承君本人亲自操刀。
这些年,因上了年纪,精力有限,其实他已经不太导戏。更多时候都把重心放在教书上,演艺大环境不断恶化,即便有心无力,他也一直在努力做点什么。
讨论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傅承君看着小徒弟心不在焉的模样,很快叫停。
“今天就这样吧。本来也不指望你俩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是难得回来一趟,好歹当师父的要考考你们,免得在名利场里混迹太久,真才实学都忘得一干二净。”
魏西延笑了,“那您看,我刚才说得还行吧不说继承了您的衣钵,好歹没忘得一干二净啊。”
“呵,也不离十了。”
昭夕自知刚才全程梦游,只能赔笑不语。
傅承君起身送客,“辛苦小程老师了,天这么冷,每天起个大清早来给老头子答疑解惑。”
程又年也起身,谦逊诚恳,“哪里的话,您太客气了。”
“我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