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百零四章 出发(1 / 3)

沈羲和道“那我再喝一碗。”

顾筱专门给他煮的,应该多喝一点,他又去盛了一碗,当着顾筱的面喝。

姜汤什么味道顾筱知道,她又不是没喝过,不能说难以下咽,但绝对不能像沈羲和一样,几口就喝完。

耳边有烛火噼啪响的声音,还有屋外的雨声,顾筱却觉得心里安静得很。

食肆客人少,他们以为沈羲和不回来,先吃的饭,顾筱问“你想吃什么呀”

沈羲和摸摸肚子,“都行。”

沈羲和说都行,那就是什么都行,顾筱做什么他吃什么。

雨天,煮面条最好,顾筱都忘了有多久没给沈羲和开小灶了。

厨房里都是烟火气,周氏出来看了一眼,见两人在厨房放下心,没说什么又悄悄回屋,把灯吹了上炕睡觉。

顾筱面也煮好了。

小白菜小葱段,羊肉片白萝卜,还有麻酱和辣椒油,顾筱煮了一大碗,“够吃吗”

沈羲和都喝了两碗姜汤了,肯定够吃,他坐下来吃面,说了两句这几天过的日子,“挺好的,下着雨,事情少。”

顾筱不懂官场上的事,她能做的只有多赚钱,给沈羲和多带点好吃的。

沈羲和把面吃完,然后吃肉和菜,最后喝的汤,汤剩一半,他把筷子放下,手放到顾筱手上。

顾筱手指动了一下,沈羲和的手很热。

她微微抬起头,问了句怎么了。

“过阵子我可能要去晋阳,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沈羲和笑了一下。

他是翰林修撰,七品官,要去晋阳还得靠自己谋划,只是人轻言微,不可能带着顾筱了。

顾筱道“是因为下雨吗”

顾筱很聪明,沈羲和点点头,“晋阳水患,皇上命周大人为赈灾大臣,即日出发去晋阳。”

“你呢,皇上没有让你去”

“并没有。”沈羲和把面汤喝光,“翰林院并无实权,管的是文史一类,若一直在翰林院,便一直出不了头。”

这是沈羲和第一次在顾筱面前显露野心。

殿试策论考的便是晋阳水患,他们三个是殿试前三名,从古至今状元的确多,但并不是人人都

能考中状元。

沈羲和会去见周大人,如无意外,很快就去晋阳。

沈羲和握紧顾筱的手,“最多三个月就能回来。”

顾筱看着两人相握的手,轻抿了一下唇。

科举文里没这段剧情,沈羲和初入官场,在翰林院待了两年多,才一点点往上爬的,去晋阳

顾筱看了眼屋外,雨还在下,不知何时才停,“那多带点衣服,吃的也得多带点,我赶快收拾。”

沈羲和“嗯,小小”

顾筱眨眨眼睛,“怎么了”

“从晋阳回来我娶你。”沈羲和想他可能等不了那么久,七月份顾筱及笄,正好。

顾筱想把手拽回来,可沈羲和握的太紧了,“你娶我”

沈羲和道“我一直都在想,”从晋阳回来,他就不是翰林修撰了,也会有大一点的宅子,他想娶顾筱。

他想每日上职前拉拉顾筱的手,下职回家一眼就能见到她。

春日夜雨,连绵不歇。

顾筱想,要嫁给沈羲和吗,说到嫁人,她想到的只有沈羲和,她想嫁给他。

“那等你回来和娘提亲,娘若同意,我就嫁给你。”

沈羲和“好。”

顾筱她娘对他还挺好的,都让他喊娘了。

这雨下到第二天还没停,沈羲和上午出去了半日,下午就回家的时候和周氏说要去晋阳一阵子。

周氏问他要去多久。

沈羲和道“最晚八月份就能回来。”

周氏道“那多带几身厚衣裳,出门在外,多带点银子。”

周氏没去过晋阳,“去晋阳得几天呐,和广宁顺不顺路”

沈羲和摇了摇头,“并不顺路,少则半个月,多则二十天。”

路上耽误的时间长,日夜兼程,半个多月就能到,路上要耽误一个多月。

顾筱给沈羲和收拾好行李,两身薄衣裳,两身厚的,还有两双鞋子。

吃的没带多,就带了烧饼馒头,别的放不住,不过牛肉酱带了不少。

衣服吃的,还有伤药。

能想到的顾筱都带了,“路上小心点,好好吃饭,水得喝烧开的,天热了,别吃隔夜的东西。”

“照顾好自己,”顾筱把包裹系好,递给沈羲和

,“我等你回来。”

五月初二,沈羲和出发去晋阳,连生辰都没过。

沈羲和坐着马车到了城门口,十里长亭处,宋昭清和祝修远举伞等着。

亭外还有几辆马车,马车周围有几队侍卫,正是周牧之一行人。

沈羲和从马车上下来,冲着两人拱手道“宋兄祝兄。”

宋昭清“周大人在马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