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邻居老太太(2 / 3)

,但是她不认识啊

路小乔和范存仁凑上去。

哟临的是淳化阁帖,笔法老道,看来是练了很多年的。

苏老太太笑道,“我这字也就一般,练习也只是我为了能平心静气。倒是我丈夫临的淳化阁帖是极好的。”

丈夫路小乔记得路奶奶说了,这位苏老太太的丈夫已经

他们都识相的没有多问。

路奶奶转移了话题,指了指路小乔,“慧琴姐,我给你介绍,这是我孙女,还有我孙女的师兄。”

“我现在住的那四合院,就是我孙女的”路奶奶说起这个就一脸的骄傲。

苏老太太配合着夸了几句,“那你这孙女可真厉害普通人一辈子都买不到四合院呢她小小年纪,居然就得了这么大的一座四合院”

“是啊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我这能耐的孙女了”

路奶奶和苏老太太两人聊着。

路小乔和范存仁都注意到了这屋子里的情况。

总的来说,很有底蕴

光放在大厅里的八仙桌和太师椅,就不是简单的东西。

路小乔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奶奶无知无觉的就在价值好几万的椅子上一屁股坐了下去。

大厅的周围的墙壁上挂的是照片,照片里拍的是书画。

其中,有几张照片排在一个大相框里,拍的就是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宋太宗在淳化年间选出了三馆及历代帝王,汉、晋、唐诸人墨迹藏集合到了淳化阁,让翰林侍书王著,以阁中所藏墨迹及南唐建业帖进行摹刻,最后集成的字帖名淳化秘阁法帖。后来清乾隆时又钩摹重刻过。

照片里的淳化阁帖,应该是明代的拓本。

纸张什么的先不去管它,但是上面有民国著名的藏书家、历史学家王佩诤题,册页内还有清代官员、书画家姚元之、山阴布衣、东海徐元玉、明代鹿冠道人东原杜琼等收藏印章。

大厅里的其他的照片里拍摄的书画,虽然说没有实物,但是大致看上去,也都是传承有序的好东西。

师兄妹两人对视了一眼。

看来这位老太太,不简单啊

苏老太太显然也意识到了路小乔和范存仁的注意力都在大厅的这些照片上打转。

“差点忘了,金花跟我说过了,小乔是学古董鉴定的吧喜欢看这些个书画”苏老太太说道。

“这些原本都是我丈夫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后来我丈夫去世,我就把其中一部分捐给了博物馆。另一部分想着挂在外面不好保存,就给收了起来,只把拍下来的照片挂着。”

“这四合院,其实也算是我丈夫的祖宅,之前特殊年代的时候被收缴了,后来又还回来了。这附近的几家邻居,房子还回来之前就一直住在这里后来给劝着搬到附近,对我一直横鼻子竖眼睛的。”

路奶奶一拍大腿,“我说呢他们怎么好像都不喜欢你,看来是被人赶出去了心里不爽快也不想想,这房子本来就不是他们的”

那个时候,抢占四合院自顾自当成自己家住的,不在少数。

后来还有人想收回来一群人当钉子户死赖着不肯走的。

路奶奶为自己新认识的小姐妹抱不平,路小乔和范存仁的注意力却在另一件事情上“不知道您丈夫的祖上是”

苏老太太抿了抿嘴唇,说道,“我丈夫的祖上周应甫,是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曾经由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年间因腿疾罢官居京师,后来就以著书为生。”

这就难怪了,路奶奶之前说的这宅子以前是侍郎住过的也得以证明。

这样的家族传承下来,有照片上的这些个好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只不过,老太太一个人住在这一座四合院里,没有人气,冷冷清清的,守着一屋子的古董,似乎也不好受。

路小乔正在感慨着呢。

就听见有人敲门的声音。

“苏老太太,您在吗我是高树安,我又来看您来啦”

苏慧琴老太太听到这声音一点儿也不高兴,嘀咕着“怎么又来了”,有心想要假装屋子里没人。

路奶奶不明白这什么情况,“慧琴姐,这、这是谁来找你来了”

苏慧琴老太太叹了口气,“还不是被我丈夫留下来的那些东西给闹的”

“那些个开古玩铺子和拍卖行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知道我这里有好东西,见天的就往我这里跑”

“我早就想好了,我没儿没女的,已经捐了一部分给博物馆,另一部分先留着做个念想。等我死了之后,就全都给捐了”

“这些个人来我家,都是来撺掇我把东西拿出去卖的”

“我这人其实脾气不好”

话还没说完,路奶奶就道,“你这还叫脾气不好啊那我就是个老泼妇了”

一句话,就让苏老太太破了功,笑了起来,“平时的时候当然还好,但是他们见天的过来,我看着都烦人,当然脾气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