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罕,他还吹干了头发。
“这真是个神器,这样暖和的风,头发一下子就干了。”
电吹风是也。
几人都收拾好了,甄明珠也过来了,她推了一车的食物,她也没做复杂的东西,而是买的速冻馄饨,她下了六袋儿,又炸了三盘子油条。
好在她买的都是半成品,方便的紧。
几个人都聚集在李老头这个屋里,一起吃饭,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一个热水澡,又是暖洋洋的馄饨,仿佛将身体里所有的寒气都驱散了。
几个人都吃的十分狼吞虎咽,他们自家做饭是不可能放这么多油水儿的。
而且又是白面又是肉,这是怎样的神仙生活啊。
“哥,这个好多油。”
“吃吧吃吧。”
李老头最先吃完,他打了个饱嗝,说起了这一次的外出之行。
他们一家人商量好了出门的事情,就没有耽搁,很快的装了一车粮食离开。
本朝律法很严格,可是总归也是架不住人饿极了。
也亏得,开始下雨了,这让很多人都多了希望,晓得明年不会太差,不会铤而走险。如若事情往后退,就说三个月之前,恐怕他们出门根本就不能安然回来了。
不过因为多了希望,又有人拆借粮食和种子,能活的下去,自然铤而走险的人就没有了。
谁能活着,会想去死呢。
所以他们这一次往那头儿走,一路上虽然有些小插曲,但是总的来说没问题。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就是没什么钱的农民,若说车上全是粮食,恐怕也没人信的。
他们这一路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那边,一进村,就看到一个瘦的一阵风能吹走的小姑娘正背着小背篓往海里走,她看起来一点也没比他们这穷村子的姑娘好。
许是总是下海的关系,她头发枯黄,皮肤干裂。
大概是看到陌生人进村,她十分警惕“你们是谁”
李老头上前“我们找钱家,钱狗子家。”
“你们找我大伯”小姑娘这下子更诧异了
而李老头定睛一看,在小姑娘的脸上看到几分熟悉,有点迟疑的说“你是不是海草”
小姑娘惊讶又谨慎的盯住了李老头,说“你是什么人”
李老头“你果然是海草,我是你大姑父啊就是老山屯的大姑男人。你还记得我不我大前年还来过一次的。”
小姑娘似乎终于想起来了“大姑父”
李老头“哎哎哎,是我。”
小姑娘海草也高兴起来,说“大姑父,你们怎么来了走,我带你们回家。”
李老头儿媳妇儿有两个弟弟,他们海边人家,因为经常下海的关系,常年身体受凉,在子嗣上都略艰难,生的也不像其他人家那么多。像是他们家,李老头儿媳妇儿是老大,她都八岁了,才有了二弟,十四了才有了三弟。
按照古代的习惯,若是李老头在早成亲一两年,他小舅子都能跟他儿差不多大了。
海草她爹就是老二。
他们家跟大伯家是紧挨着的两个院子,她领着人回来,叫“爹,大伯,你们看谁来了”
这一路,他们也晓得了,两家确实已经揭不开锅了。日子过得很艰难。
小姑娘海草她爹前一段更是翻到了海里,虽然被救了出来,但是没钱看病,只能在家养着,人很虚弱。
海草的声音很大,两家都出来了人,乍一见老李头,愣了一下,随即激动上前“姐夫,你咋来了”
随即担心的说“可是大姐怎么了”
老李头“没有,她还好的。这些年年头不好,我们也没有过来走动,这不是今年上秋好了不少,我想着过来看一看你们。你们可好”
两个大老爷们都落寞了几分,抹了一把脸。
钱老大苦笑着低声“咱们渔家,惯常如此,您晓得的这几年,我们也难。”
他们何止是难了,简直是
“走,进屋,老二,你们也都过来。”
两家人都聚在钱大这边,钱大家一个大小子一个大姑娘,还有一个小儿子。
而钱二家一儿一女,双胞胎,海草就是那个妹妹。
一看这两家子面黄肌瘦,还有什么不晓得的
李老头看他们如此,也顾不得寒暄什么,赶紧说“我给你们带了粮食。”
两家人都震惊的看着李老头。
钱老大“姐夫你”
李老头“事情是这样的,我们运气好,结识了一家大户。那家颇喜欢海鲜,愿意用粮食换。我想着,你们这边就有的。这样的机会不常有,还是把握住。这不,就赶紧来了。”
钱老大和前老二激动的握住了李老头“姐夫”
两人都嘴笨,不知如何说。
别看在内陆之地海鲜是值钱的,但是这也要分怎么看了。
他们这样的最下游打鱼人家,其实根本赚不了多少,都是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