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捉虫)(3 / 4)

把事情弄明白了。

盐戎人跑到斛州避难没多久,屏州也有盐戎人去了,他们也知道那边也要开互市,确实顾永林也在那,当地的太守就把这件事交给顾永林等人了。

顾辞久是死要钱,顾永林则大方多了,无论是营地还是草料,全都无偿。后来开春了,气候转暖,大地见绿,盐戎人依旧神手朝顾永林要草料,说是牲畜太多,草料不够,顾永林也给了。

明明顾永林这边白养了盐戎人与他们的牲畜许久,可盐戎人一点都不念顾永林的好,因为在交易上,顾永林并没设立公市,就都是普通的私市,任由两边人自己交易,要是出了矛盾,他往往更偏向大魏的商人。虽然他不至于指黑为白,可是交易上的事情,稍微偏一点,那损失就是巨大的。

大魏的商人是满意了,可对刚遭受过雪灾的盐戎人来说,这就是雪上加霜。后来出了盐戎人杀掉大魏商人,抢夺了金钱物资跑路。

若不是屏州太守看事情不对,及时派兵过来,并接手了互市的事情,怕是事情会越闹越大。

段少泊大师兄,你小心些,我刚来的时候,停说这边有盐戎人要到斛州那边去抢劫互市商人。

顾辞久嗯,我会警醒的。

不过,一直到七月,斛州的互市,虽然盐戎人是越来越多,也确实偶尔会发生矛盾,但并没有任何恶性事件发生。

顾辞久这天骑着马出来巡查,突然看到了什么,跳下马来。

“大人”众士卒跟在后边,还以为出了什么意外,谁知道赶到近前,却发现顾辞久蹲在地上,盯着一朵小花发呆。

顾辞久抬手点了点这朵白色的野花,除了惊喜,就只有惊喜了这是棉花啊

但是算算时间,确实原剧情里棉花作为纺织业的必点技能点,也差不多是在这个时间段出现的。只是原剧情里,是气运之子收来的,现在不知道是哪一步路过的牲畜吃了棉花,排泄在了这里。

难道是在一天的路程之内,还有野生棉花但也说不定是吃的草料里掺和进去了棉花的种子之类的。

“这种野花你们见过吗”

众士卒都过来,看过之后摇了摇头“未曾。”

这些人都是老卒,对这附近比谁都熟悉,但他们的视线也确实不会放在花花草草上,所以他们说没见过,不一定附近没长。

顾辞久见棉花已经完全盛开,白绒绒的棉桃里边有着一粒粒黑色的种子,干脆就把这棉花连根拔了起来。

他先是在集市上挂了牌子重金寻棉花,之后又请了画师,画出图画,在斛州境内张贴。

野棉花没找到,可是八月的时候,还真有一个胡商给他送来了一大包棉花种子

转过年来,有盐戎人的小部落求内附,顾辞久开始教导盐戎人以牧场的方式定居下来生活,土豆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棉花育种的第一年。

三年后,盐戎人与大魏又是一场大战,大魏再次获得胜利。此时段少泊已经是斛州太守,顾辞久则是都督。大魏的实际掌控领土,向北扩了近百里。

斛州设立全部都是女子的护军营,这里的女子多是从盐戎人手里救出来的女人,其中许多无意婚嫁,又恨盐戎人入骨,就被安置为一营。顾辞久和段少泊的本意是让她们成为战地护士和医生,可结果这些女子训练悍勇,杀敌铁血,后成为了极其彪悍的娘子军。

太宗不能笑不能笑笑了又得自己睡书房了可是忍不住啊咳咳咳咳咳

皇后陛下您面色通红五官扭曲的咳嗽,更瘆人了好吗

这一年斛州送给太宗的寿礼是八床棉被,喜获棉被的太宗表示“大善”

同年,太子重新复明的事情,终于被搬到了台面上。此时在永王死后,其余三王虽然也有小动作,但已经都被太宗拍了下去。那些四王的孩子,也是真没有一个特别出众了。而众臣这些年沉迷挣钱其实就算是已经站队了的,也站得不太稳。

太子重新获得继承权的过程,虽有小波折,但并无大碍。

五年后,顾辞久任兵部侍郎,段少泊任户部侍郎,两人终于回到了岐阳,第一家纺织作坊建立了起来。

同年,赵瑾汶竟然又冒了出来,他提出了用工法,在朝堂上被一群大臣喷了回去,以至于他多年未曾复发的羊角风又发作了

这个用工法最紧要的一条,是无论良贱,做工人员都可以在健康和身体受到损害后,状告雇主。在现代社会这条法律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在封建社会提出这条法律,那就是做梦。就连提出这法律的赵瑾汶自己他不是也经常打骂太监吗他还总外出去逛妓院,那些妓子们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做人玩物的

还是这一年,女将军赵莹草开始崭露头角。以八百女军破盐戎人两千,斩获过两百。

枪杆子里出政权,其实女权也是一样。想着女人只要能挣钱就能有地位,看看商人就知道了,该没地位还是没地位。

现代欧美从十八世纪就开始女性就开始争取女权,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后来女性地位的提升是因为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