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2 / 5)

“少爷,老爷子们来了。”常运还未转身,恰巧看见了杵着拐杖在小厮搀扶下的几人。

溪川郡淹水,这许府和姚府当然也不能幸免,两位老爷子和家眷早早就被送了过来。

不过曲仲也好几天没见着人了。

这雨这么大,谁没事还去串门。

“哎哟您几位可慢着些。”眼看着几人都被溅的满脚泥水,曲仲额头开始发紧。

有什么急事,这是。

“你是要去西门”

姚光耀人还走近,就扯着嗓门说。

曲仲点点头,等着他说接下来的话。

“那我们几个老家伙一起去。”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许善详急迫地说。

额角一跳,曲仲不明所以地看着几个老爷子。

有他的外祖父和姚光耀老爷,另外的就是他们小团体里礼部尚书的父亲,丁语堂老爷子,还有柱国候府的老侯爷冯拓。

这四人加上没有来的老成王,是曲仲前几年最大的噩梦。

特别是五人齐齐骂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耳膜都能起老茧了。

“路途颠簸,您几位还是在院子里休息可好”

低下身段,曲仲好声好气地跟几人商量,不能在耽误时间了。

“我们去帮你掌掌眼,省得混进些意图不轨的人。”

冯老侯爷叉腰,他是几人里面唯一没有杵拐杖的人,所以看上去也是最年轻的。

“掌眼”

扶住额头,曲仲哀嚎。

“别啰嗦了,快走。”

姚光耀才不等曲仲再说什么,自顾自的地挥舞着拐杖往前走了。

一直跟在他身边服侍的柳叔歉意地看了曲仲一眼,无奈跟上。

“走吧,老头子也是怕你吃亏。”

拍了拍曲仲的手臂,许善详叹了口气然后也跟了上去。

姚光耀这老匹夫他还不了解,嘴硬心软的家伙,说什么掌眼。

不过就是怕曲仲这么高调的动作引得那个老皇帝猜忌,现在有了他们几个老家伙在前面。

也算是给他安了个挡箭牌罢了。

可这话说出来,就是让人讨嫌。

就算无奈,曲仲也不得不跟上,不想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

西城门

“官老爷,您放我们进去吧,我家孩子病了。”

“我家老婆子也受凉了,眼瞅着就快不行了。”

“让我们进去吧,我们都在城门外等了两天了。”

“是啊,官老爷求你们了。”

看着这些衣衫褴褛,而且全部都是的老百姓们,守城官眼眶也有些湿润。

他也是农家出生,当然知道这些老百姓们现在有多绝望。

可是他得到的命令是必须城内有亲属的才能进去,或者有人来接,现在有银子都进不了城。

“你们快想想,有没有远房亲戚在城里。”

守城官只能这么一遍遍的重复着,然后看着他们的眼神瞬间灰暗下去。

再然后就是绝望地退回了原地,双眼麻木地等着死亡。

新的一轮人又涌了上来,周而复始,无限循环。

渐渐的人群里真的有人扛不住倒下了,发热的老年人和孩子们不在少数。

朝廷安排的粥棚全部设立在了东城门,从城内走两个时辰就能走到,可要从城门外走,恐怕得走上一天一夜。

所以就算守城官再三劝告,也有好些人家没打算离开。

他们都是拖家带口的,或者是家里有生病的老人和孩子,若再走上一天一夜恐怕会死在半路上。

叹了口气,守城官无奈地退回紧闭的城门前,心里也是充满了怨怼。

如果朝廷能在西城门设立粥棚,就不会有现在的这种情况发生。

为什么不设立。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山民。

西城外就是连绵的大山,由于地势不平,村落极少。

倒是山上依靠打猎为生的山民不少,这些人连农这个阶级都算不上。

所以朝廷才明晃晃地这样视而不见。

踢踏,踢踏

守城官竖起耳朵,城门内传来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他心里一喜,以为朝廷终于派人来了。

可是等了半晌,城门都没打开。

他有些着急,耳朵贴在城门上,想听听里面说了些什么。

可这城门这么厚,怎么可能听得见声音。

遗憾地回头,对着双眼亮晶晶看着他的人群摇了摇头,守城官也遗憾地叹了口气。

咯吱吱

沉重地城门终于被拉开,城外的难民们激动地起身,纷纷看向大门处。

朝廷终于派人来了,他们终于不会饿死了。

后面躺着的人看不清前面的情况,可看人都站起来了,也知道他们这是有救了。

“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