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已过, 天气转凉, 离秋风簌簌刮过尚有些距离, 微凉的小风吹在人身上也是极惬意的。此时节此温度, 正适合制作粉丝。偌大的房间内人来来往往, 略显拥挤, 灶台上的大鼎中,沸水无时无刻都在翻腾,伙计上半身穿粗布短衣, 汗水遍布额头, 遍布躯干, 遍布在身上的每一个角落。
绿豆浆淌过漏勺,从半空中稀稀落落流入锅中,鼎下有伙计手持竹筷, 专门接着,见粉丝成型就立马捞出来。
莫文远也没有空着闲着, 他几乎是跟伙计们一同呆在院落里忙碌,手工制造的绿豆对制造人的手艺有很高要求, 浆汁淡了会造成粉丝不成形,没有嚼劲,水的温度不够了, 下去的粉丝又会结团, 拉出来的丝不够均匀总而言之, 问题多多,需要人一直盯着。
对粉丝, 他投入良多,莫文远看待它并不像是看待一道菜,一道美食,而是将其视为某种副食品,能够长期保存,随身携带的副食品来看的。
现代喜欢吃粉丝的人不少,他们或者把其下在汤水中,或者炒粉丝吃,一吃就能吃一大碗。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粉丝不能多吃,因为吃多了粉丝会变笨,会得老年痴呆。
会变笨的传言并非虚假,许多的粉丝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添加化学制剂明矾,明矾有利于粉丝结条,也能让它的颜色变白,粉更加晶莹剔透。但明矾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铝胶体,是含铝制剂,添加了明矾的粉丝自然就成了含铝食物,当然不可以多吃了。
但莫文远做的这种是绝对不含铝的,明矾还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躺着,按照传统步骤做出来的粉丝中只有一种成分,那就是绿豆淀粉。绿豆淀粉的热量很高,饱腹感也强,唯一的问题就是清热解火过头,长期吃天天吃可能会造成腹泻,不过考虑到唐朝的绝大部分绿豆可能都在他们店了,天天吃长期吃根本不可能,太奢侈了。
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制作不含明矾的纯手工绿豆粉丝有技术要求,现阶段熟练工还不够多,莫文远只能天天盯着看。
他心道等再过几旬员工都上手,就没有问题了,不过在那之后,他还有件事要处理。
农历十月,长安李三娘食肆再开新摊位,往来食客,络绎不绝,即便是国子监的郎君都趁休沐日时集体来排队,甚至还有些晚上翻墙溜进坊间,此逃课的仗势只有年轻学子集体出入平康坊时才有,哪想会发生在光德坊
平康坊是长安城的红灯区,名妓多聚集于此。
沈煜不说,时刻奋斗在美食第一线,习可以不学,美食却不可落下,即便是制度森严的国子监都给他找到漏洞,集结一帮友人偷偷溜出去。
“可没问题不会被发现”
“上次有人无牌出入监外不就被逮了”
“时来运转风雷动,上次被逮着,此次定能顺利。”
“谬论谬论”
“若觉是谬论,何必与我等同往”
逃课,他们是不大专业的,悉悉索索,吵吵嚷嚷,很不安静,好在几人熟悉路线,从角门溜走,没给发现。
走后沈煜率领众人直奔李三娘食肆,发现新摊门口排队。队伍不长,沈煜心中疑虑,心道排队之人竟如此之少观后才发现并非人少,是伙计手脚太快,漏勺捞起团粉丝倒扣器皿中,再添汤水,鸭肝之类额外的佐料放在一盘一盘的小陶瓷盘中,什么要什么不要说声便是。
人来来往往,流动速度极快。
学子来得多,他们兵分几路,一人先去酒楼排座点菜,其余人则一窝蜂扎到新吃食队伍中。
“鸭血粉丝汤”张焕是沈煜的同学,两人年纪相仿关系不错,意气更是相投,他目力很好,远远的就伸脖子看见了新吃食之名,鸭血粉丝汤的字最明显,还排在头位,后面还有些老鸭粉丝汤、鸡蛋粉丝汤、菘菜粉丝煲之类的,他心道鸭血鸡蛋菘菜他是知道的,那粉丝又是何物,不会跟豆腐一样是莫大郎做得新吃食吧
在长安城经营多年,莫文远之名早已深入人心,与他好手艺能够相提并论的,是他在吃食上的发明创造能力,豆腐、烤麸、面筋、酒,好像没有甚是他做不出来的,据说有的庖厨小工将他成灶台娘娘供奉,日日送香火。
以上这些都是张焕从他人口中得知的,权作笑谈,是真是假,他也说不清。
“定是莫大郎做的新吃食。”沈煜斩钉截铁道,“趁早多吃,别像是牡丹酒跟羊肉锅一般,甚限量供应季节供应,以后想吃都吃不到。”
粉丝物美价廉,最便宜的鸡蛋粉丝一碗才三文,贵些的鸭血粉丝汤一碗五文,便是上好的馒头一枚都要两文钱左右,粉丝抵饱,定价便是寻常人家都能接受。
此价格在沈煜等人眼中更不必说,几乎说得上是“廉价”,放在别家店,他们是不会买的,但在李三娘食肆,他们皆“纡尊降贵”,欣然买之。
碗用的是店里的碗,郎君们毫不在意形象,撸袖子端碗,健步如飞,冲入酒肆,碗哐当一声落在桌面上,汤汁没洒出来。沈煜很机智,拿到粉丝先喝大口汤,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