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
自从上次打了贾宝玉被贾母训斥教训了后,贾政对贾母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他说的话,她能听进去,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他说的话,她听不进去,那他也不会再劝说。就像今天的事情,他说了,如果她还是觉得自己没错,错的是林如海,那么日后就别怪林如海不与他们来往。
贾母虽然这些年没有管理荣国府的事情,但是她一直以来是荣国府的掌舵者,任何人都得听她的话,这就导致她觉得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顺着她的都是对的,不顺着她的都是错的。
荣国府的人会事事顺着她,但是其他人并不会。她觉得林如海是她的女婿,就应该像贾政他们一样事事顺着她,事事听她的话,可惜林如海并不是贾政他们。再者,林如海这些年调查了不少事情,知道贾家这些年在暗地里做过的一些事情。如果可以,他真的想跟贾家断绝一切关系。如果贾家主动跟他闹掰,他求之不得。
贾政离开后,贾母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动静。鸳鸯有些担心她,试探性地问道“老太太,您没事吧”
“唉”贾母重重地叹了口气,“没想到姑爷这么斤斤计较。”
鸳鸯一听这话,就知道贾母并不觉得她做错了。
“算了,我一个岳母的确没有资格插手管他们林家的事情,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贾母的确不觉得自己错了,“只要他们还认我这个外祖母就行,其他的事情,我懒得管了。”
鸳鸯在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琏二爷和老爷说了半天白说了。
“老太太,其实林少爷他们不住在我们府里也好,如果真的要出什么事情我们就逃脱不了关系。”鸳鸯见贾政他们劝贾母没有成功,就换个说法劝贾母,“林少爷他们住在叶府,您也少操心,到时候林少爷他们要是有什么,林大人也怪不到您头上来,您说是不是”
鸳鸯这话,贾母听了进去。
“你说得对。”
“等明日林少爷他们来了,您也不要说怪罪他们的话。”
“我哪里还敢说。”贾母露出一副害怕地模样,阴阳怪气地说,“我一个外祖母,哪里敢管他们的事情。”
鸳鸯心想幸好老爷他们走了,不然听到老太太这话,怕是会被气得不轻。
贾母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有些气。不过,她很快就被鸳鸯哄开心了。
此时,叶府里,林淮玉已经在跟叶文赋读书了。
叶文赋没有急着先教林淮玉,而是先给他一份三年前乡试的考卷,让他先做,看他做的怎么样。
林淮玉拿到三年前的乡试考卷后,先是认真地把所有考题都看了。看完所有题目后,林淮玉觉得他对自己的认知非常正确,他能考中举人,但是绝对考不中解元。
“唉”林淮玉长叹一口气后,就开始答卷。他什么时候答完就什么时候用晚膳。
“你说你,淮哥儿才来,你就急着让淮哥儿做考卷,有你这么做义父的吗”叶夫人狠狠地瞪了一眼叶文赋,语气充满责怪,“就不能让淮哥儿好好休息几天吗”
叶文赋边吃着饭,边说道“你以为他考中小三元就能轻轻松松地考中大三元么,离三年后的乡试没剩多少时间了,必须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他跟皇上已经夸下海口了,必须要让淮哥儿考中大三元。
“就算要抓紧时间,也不用急在这几天吧”
“当然急,这几天让他把三年前的乡试的考卷给考了,这样我才知道他哪里不足。”林淮玉心里压力大,叶文赋心里压力也不小,“只有知道他哪里不足,我才能知道怎么教他。”
“要不是你在皇上面前说淮哥儿有可能考中大三元,淮哥儿现在也不用跟你吃苦。”叶夫人觉得丈夫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这件事情是不对的。
“他既然考中了小三元,自然要试试考中大三元,不然他小三元不是白考了吗”
如果林淮玉现在在场,听到他义父这句话,一定会觉得他义父是逻辑鬼才。
“我看你们就是为了沽名钓誉,所以才想让淮哥儿考中六元。”叶夫人这话一针见血。
“考中六元有什么不好。”叶文赋轻哼道,“如果淮哥儿考中六元,将会是我朝第一个考中六元的人,他将会名留青史。”
“我看是你们想名留青史。”叶夫人毫不客气地拆叶文赋的台,“以淮哥儿的聪慧,他原本能轻轻松松考中举人、考中贡士、考中进士,结果为了你们所谓的名留青史,不得不拼命考中大三元。”
“他年纪小多吃些苦没有什么不好。”叶文赋挑眉说道,“如果不是他有资质考中大三元,你觉得我会跟皇上夸下海口吗”
叶夫人自知说不过丈夫,懒得再跟叶文赋辩论,“你就是胡来。”
叶文赋也懒得跟叶夫人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