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结婚了。
许桃桃坐在沙发上,呆滞脸“以后姐姐就不会每天回来了。”
大家看向了她,常喜瞬间红了眼眶。
这娘俩儿,开始难受了。
他们都这样,许老三多少也有点失落,他说“闺女这就嫁人了,也不知道陈家会不会对她好。”
许雪林“会的,如果不会,打不了把他踹了,下一个会更好。”
这话引得家里人都“呸呸呸”。
许奶奶“喜庆的日子,可不好说这个话。”
雪林笑,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大不了。再说姐姐结婚了就不是我家的姐姐吗还是一家人的。”
这么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这么一想,还真是没有那么难过了,许老三说“媳妇儿,要不你去做菜吧。”
常喜瞪他,许老三无辜的很“你不是最喜欢干这个吗干这个分神,就不至于难受了。”
话是这个样没错,常喜还是迁怒许老三,反复白眼他。
不过别这样一闹,愁绪倒是冲散了不少,许柔柔这这结了婚,许家人也不想久留了,他们来这边这么久,多少是不放心家里的,像是有工作的话还是请了假的。
许老三没多留他们,领着他们四处转了转,拍了些照片,说“我洗完了给你们邮回去。”
大家纷纷点头、
许老头许老太自认为在首都见了世面,回家都是横着走的,这坐在村头儿大树下跟村里的老人,就能说个的大半月的。这说的村里好些个人心动的很,恨不能多努力多赚钱,也能去首都看一看。
那可是首都啊。
多么高大上的存在。
本来这一茬儿都结束了,正好许老三把照片寄回来了,于是又陷入了新一轮的显摆。
时间过得其实是最快的,老许家的人走了,许老三更是满心都放在了这边的装修上,好在内部装修倒是不拘泥于天冷,这倒是也不耽搁。
眼看天一天天的冷下来,许老三收到了家乡的来信,这信是婉婷寄过来的,她已经去了鹏城,她倒是个听得进去劝的,这次找的帮手也不是旁人,是海风海浪两兄弟。
同时还有茂林。
婉婷是光棍一个,啥时候走都行,另外三个都是请了假的。
常喜倒是好奇的问“他这样请假行吗”
许老三“咋不行他是教体育的,这不是快期末了吗整天有人跟他借课。反正他也要被迫身体不好,所以倒是不如直接自己干脆点请假得了。他这表现的很识趣儿,他的同事还很高兴。”
常喜“”
她又问“那海风海浪”
许老三“他们没有门路,成绩又不是前几名的优秀,所以分的单位效益一般。隔三差五的放假,所以两个人也是直接请了假。”
常喜感慨“希望他们几个孩子能顺顺利利的。”
要是这么说,许老三说“那肯定的,我不相信茂林还有海风海浪的水平,也相信我侄女儿的水平啊。婉婷处处跟我学,这次过来也跟我咨询了不少,她行的。”
常喜“希望如此。”
果然,没多久就传来好消息。
他们的货,卖的特别好。
婉婷干这个有经验,海风海浪还有茂林都是不在话下的,这不,据说他们拿的衣服一回来就被抢购一空,搞得几个人没办法又去了一次。
疲惫是真的很疲惫,舟车劳顿的。
但是,赚钱真是相当赚钱。
许老三夫妻听了也为他们高兴。
而这一年的元旦,许老三集古轩开业了。
虽然这个名字是古代就有的,但是许老三就是喜欢这个名字,他做梦都想开一家集古轩。
反正现在没有叫这个的,他就起了这个名儿,你看时间不长,他的货倒是都倒腾齐了。当然,这些东西,真真假假的,大部分的东西肯定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就是卖个稀罕,当然,也有好东西。
许老三只放了几个在其中,这是给人打眼的,真的识货的,肯定要楼上请的。
集古轩面积不小,前楼就已经利用上了,后面他倒是也做成一个个的雅间,喝茶谈事情都是可以的。
许老三一开业,就有几个来的比较频繁的。一个是姜梓琪的小叔,就是那个传来集邮册价值的大哥;再一个,是许雪林学校的两个老教授。上一次就是他们买东西,几乎把自己家底儿掏空了,把东西买走了。
除了他们几个,还有个比较令人诧异的,那是他们家的邻居王大爷。
还别说,王大爷早先打鬼子的时候还是个将军。你看现在岁数大了,人家也是享受特殊津贴的人呢。老大爷不懂什么古董不古董的,但是吧,他没参军之前,就是在这样一户人家里做小厮的。
那家人可不是什么坏人,对他相当不错,是个厚道人家,只是后来,这家人都不在了。
他来这边,就是找找过去的感觉,偶尔碰见这几个懂行的一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