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88(2 / 3)

,她在大儿子家住的好好的,还有大胖孙子抱着,才不愿去受那晦气。

杨根跟着杨辉,两壶温酒灌进去,全然忘了女儿名字这事已经交给自己媳妇,他拿着酒杯对杨辉说“辉子,你有文化,你给我儿取个名。”

杨辉被着也吹得飘飘然了,他在县里能是个什么角,开着老板的车回来,被人一路吹

捧着,也就不知道几斤几两了。

“要不就用039倩039”这个字,他在县里见人经常用,他那个老板的女儿也是这么个字,有什么寓意来着杨辉眯着眼,咂着嘴想,啊,他想起来了,“美丽的意思。”

杨根自顾自“嘿嘿”笑了起来,与他碰了个杯“倩字好啊,我女儿漂亮。”

不像村里其他奶娃娃一样,白白净净的。

杨倩的名字就是这样定下来了,在村里那堆“香”、“花”、“红”、“燕”里,显得格外不同,当然也只是她自认为而已。

杨根重男轻女的概念轻,他们是农村户口,一胎是女儿的话,允许生二胎,就算不允许,村里那些女人们也对计划生育熟视无睹的一直生下去,但他们俩不知谁出了问题,一直没能怀上。

杨根没有怨言,他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杨倩,但杨根妈并不这么认为,但凡见面就夹枪带棍的。

而齐董莲呢因为杨倩吃的委屈太多,加上没有儿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时常对杨倩骂骂咧咧都是因为你,我才造这么多罪。

你就是个赔钱货

你怎么就不能是个儿子,你要是个儿子,我也就能跟着扬眉吐气。

齐董莲对杨倩并不坏,就是这张嘴上没个把门,喜欢碎碎念,话偶尔说上这么一两句,杨倩可能只当作牢骚,但次数多了,她就上心了。

尤其是她读过几年书后,她就更反感这句话了。

齐董莲再念叨她的时候,她就仰着脖子,大声反驳道书上说了,生儿生女都一个样。

齐董莲被这话气的不轻,这怎么能一样,就不该让这女儿读书,读了又有什么用,最后都是要嫁给别人家的,识个字就行了,但杨根不愿意,他心底隐隐期待着,杨倩能从这里出去,不需要去市里,能去县城就好了。

他从外出归来的男人嘴里,偶然得知外面的世界,对杨倩读书这件事,是上了心的。

杨倩成绩在村里数一数二,不少人再背后嚼舌根一个女孩儿家家的,还真当自己是盘菜了

杨倩就是在这样的声音中长大的,她要强,心里一直憋着口气,越大她就越知道,家里的人,其实因为她吃了不少苦头。

她要让所有人都看到,她杨倩,即便是个女孩,也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她的童年、少年、青年,就是在这样一口气中成长的。

最后,这口气是在什么阶段彻底泄了呢

她曾仔细回忆过,大概就是在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吧。

她进圈是偶然,考上大学在她看来是必然。

接到录取通知书那年,她自己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学校在外面世界的人看来,算不上顶尖,但她自己已经心满意足了。

大学,她一直以来

的梦,这意味着,她能离开这里,去见到外面的世界了。

也是因为这一纸通知书,杨根犯了难,五千五块的全年学费,住宿费,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无疑是种累赘。

齐董莲率先站出来不同意,能撑到她读完高中,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小渔村的人没多少爱读书的,大多的人,更认为读书时没用的,所以他们认为女孩没用,到年纪就嫁出去了,但是男孩可以做活,可以补贴家用,而杨倩没,不仅没有

嫁出去,还一直在拖着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

杨倩还记得她的录取通知书,是邮政的快递员给送过来的,送来的时候,嘴里还抱怨着“你们这可真难找啊”

杨根陪笑着给他倒了杯水,邮递员看了眼脏兮兮的碗,拒绝了“我还有其他邮件要送,不忙活了啊。”

杨根手里拿着明显不属于这个小渔村里的信件,先是笑了,笑过过后,脸上留下了抹苦涩。

齐董莲原本在烧火的手,揩了把脸,灶灰蹭在了脸上,黑漆漆的,她问“还要读啊,不读了吧,高中学历够用了,都能去县里打工了,我听隔壁那家睡说她闺蜜在县里打工,能挣两千五一个月呢,到时候在县里再嫁个人,不久行了吗”

杨倩原本喜悦的心,忽的下坠,杨根拆了信件,从里面拿出了录取通知书,看到了封面上的学校,干干净净,齐齐整整,不像这个小渔村,连条像样的水泥路也没有。

杨倩志愿填的是南市的学校,她从课本里看到的城市,听说那里很繁华,她有着无尽的向往。

杨根手里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却仿佛有千斤重,一屋子人,只有齐董莲一个人喋喋不休的念“就知道读书,读书都给读傻了,怎样不是过日子,也不想想有没有那么命。”

“穷得连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