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骑射功夫是连她两位堂兄都有赞的,便是上了战场,那也只有敌人畏惧的份,谁也别想轻易伤了她。”
现在见祖母都帮自己说话了,赵映月心情激动。
李氏却一直在哭。
老太君给孙女使了个眼色,赵映月会意,就走到了母亲身边说“女儿答应您,以后每个月都给您写信,会把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一五一十全都汇报给您。并且向你保证,等这战事结束后,不管女儿到时遇没遇到心仪男子,都会回来嫁人。”
李氏还是哭。但却没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老太君还有话和这对母女说,就让明霞她们先都散了。
卢氏柳氏结伴同行,明霞跟在身边。
出了老太君的溢福园后,卢氏则问女儿道“你方才说那样一番话,你是不是心里也憋什么坏呢别告诉我,你也想和你姑姑一起上战场去。”
明霞说“但凡女儿有姑姑那本事,或者说,女儿懂医术,也都要跟着去了。只是,女儿除了会读书外,别的本事是没有的。”
柳氏则问“明霞,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打算”
明霞想了想,这才说“母亲,婶娘,明霞想出门游历一番去。”
“出门游历”卢氏柳氏同时诧异。
明霞点头“我自小读遍各种书,却从未出过京城的门。有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只关起门来死读书的话,其实能学到的始终有限。若是能出门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想来届时必然会有一番心得。”
或许是有赵映月赴战场在先,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又或许,女儿如今所说出口的这些,也曾经是卢氏心中渴望过的,所以,她此刻不但不反对,反而心中还挺有些向往的。
柳氏见卢氏不说话,就知道她估计是会答应了。
柳氏也觉得这没什么。祖父年轻时常常带着祖母出远门,若不是她后来嫁了个京中有军职的男人,无皇命离不开京城的话,她指定也是会和丈夫一起两三年出一次门的。
“我觉得这很好。”柳氏说,“只是到时候,得让你父亲给你多差派几个暗卫跟着。另外,贴身的丫鬟和嬷嬷也不能少。出门在外,诸事不便,你又是姑娘家,安全问题得考虑到。”
明霞高兴说“多谢婶娘。这是自然的。”
见女儿这般高兴,卢氏瞥了她一眼,不由提醒“此番高兴,未免还太早了些。这件事情,你还得去和你父亲说。他那个人,你最是知道的,他自己日日被困在这京城内,出不去,他就嫉妒别的能出门的人。你劝说他,得好好先做一番筹谋,届时好应对于他。”
明霞就笑说“只要娘答应,爹爹答不答应的,有区别吗”
卢氏柳氏听后,都笑了。
笑了一阵子后,卢氏才故作严肃说“不许这样说你父亲”
明霞只抿嘴笑,也不说话。
事实证明,明霞说的是对的。赵侯爷虽然担心女儿,也舍不得她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出门游历,但,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只不过,没有即刻就让女儿走。马上就要入冬了,赵侯爷希望女儿可以在家过了年,等来年开春春暖花开时,再走。
明霞也没打算说走就走,毕竟这趟出门她打算至少得在外面游历个两三年的。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很多,她总得抽出些时间来好好做个出行计划才行。
再有就是,弟弟还小,如今正是好玩的时候,她也有点舍不得弟弟。
赵瑜是年头正月初八的生辰,如今也有十个月大了。小孩子聪明,像他父亲,眼下不但能口齿清晰的喊出“爹”和“娘”来,有些比较简单的字,他也能说出口了。
你和他说什么,他有时候也懂了。
卢氏的孩子赵瑜,只比柳氏生出的这对龙凤胎姐弟大三个月。柳氏看到大房儿子女儿都这般聪慧,心中多少也有些羡慕。
柳氏夫妻长女叫赵明薇,次子叫赵珏。之所以没有从长子“赵书瑾”取名,而是随了大房的赵瑜取了名字,是因为,柳氏夫妻都觉得,长子墩哥儿之所以不好读书,可能就是因为名字中有了个“书”字。正所谓,求什么,偏得不到什么。
因赵瑜赵珏和明薇三个都差不多大,所以,平时都是放在一起养的。
小孩子都愿意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赵瑜看不上比自己还小的赵珏和明薇,只愿意和墩哥儿玩。但墩哥儿毕竟也六岁了,比这三个大出一截来,他也不可能时时都和他们三个呆一起,很多时候,他都是要读书要练骑射的。
再说,他也只想跟着长姐玩,他也不觉得一周岁都不满的三个小萝卜头有什么好玩的啊。
于是最后情况就变成,墩哥儿不来时,赵珏明薇就去讨好赵瑜,然后赵瑜没办法,只能和这姐弟两个玩。但只要墩哥儿来了,赵瑜立马甩开赵珏和明薇,只讨好的朝墩哥儿笑。
墩哥儿有时候还是挺愿意过来看弟弟妹妹们的,因为,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时,他才会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自己在这个家还是有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