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算账
林灯才刚刚走进方氏的院子里,就听方氏笑着叫她说“婉儿,娘给你煲了大补汤,快过来尝尝。”
林灯不是未成年的小孩子了,一听到“大补汤”三个字,她就知道方氏在想什么了。
只可惜方氏想得太多了。她和姚启安到现在都还没有圆房,以后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夫妻之实,喝这些汤根本就没用。
然而方氏却不知道那些。给林灯盛完汤之后,她便在林灯身边坐了下来,一脸殷切地看着她说“女儿啊,你可一定要争气,早点给姚家生个大胖孙子出来姚家就启安这么一个儿子,你婆婆指定急着抱孙子呢。”
林灯假装害羞地说“娘,我才刚成亲呢”
“刚成亲才更要加把劲,争取早点怀上啊”方氏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当年我也是刚成亲没多久,就怀上你哥哥了的。那会儿你祖母嫌弃我们方家是商贾人家,一向看不起娘。多亏娘肚子争气,头一胎就生了个儿子”
“好了好了,娘,我心里有数,您就别再念叨这些了。”林灯实在接受不了方氏这一套“母凭子贵”的思想,赶忙转移了话题“我有事儿要问您呢。”
方氏和蔼道“你说。”
“当初我陪嫁去姚家的那些家具大概值多少钱,您心里有数吗还有姚家送来的那些聘礼,又值多少个银元呢”
方氏一愣,没想到女儿问的竟然是这个问题“婉儿,出什么事了,是你在婆家缺钱使了吗”
“不是的,娘。我只是想知道一下,心里有个数而已。以前家里这些事情都是您来操持的,现在我嫁人了,也算是有自己的小家庭了,总不能什么都不懂吧。”
林灯怕方氏不肯说,还补充道“您放心,公公现在就是做生意的,所以姚家是不会因为我和金钱打交道就瞧不起我的。”
方氏叹气道“唉,也是。时代变了,都没处考科举去了”
方氏说完,便把这些家具大致的价格都告诉了林灯。
林灯这才知道,原来林家给她陪嫁的那一套家具,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值钱。
据方氏所说,当初是林老爷子出了一百大洋,林远山和方氏各出了五十大洋,从买原料到雇工人,统共花了两百多个大洋,才做出了这套家具来的。
而这种材质的家具只要爱惜些用,并不会随着时间而贬值多少。甚至说要是保存个几十年的话,反而还会变得更加值钱。
林灯一听,心中就有数了。
“至于那些聘礼”方氏想了想道“姚家送了许多海味,有蚝豉、鱼翅,还有鱼肚还送了两雄两雌两对鸡,四京果、四色糖、香炮镯金、茶叶芝麻哦对了,还有二斗米加起来怎么着也得有四、五十个大洋吧”
四五十个大洋在这个年头着实不少了,不过林灯在姚家时打听过了,听说姚启安现在在大学做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就有四、五十个大洋呢。
所以对他来说,这点娶媳妇的钱还真不算什么。
即便如此,林灯还是在自己心中的小账本上默默地记了一笔账。
将来离婚的时候,她会将这些钱都还给姚家的。
虽说这个婚不是她想结的,但就像彤云想要自由还得自己花钱赎身一样,有些事情就算不是因她而起,她也不得不负起这个责任来。
当然,如果她难缠一些的话,离婚时她不仅不用给人家钱,还能从姚启安那里拿到一笔“分手费”,将他“剥一层皮”。
不过林灯毕竟只是个“假媳妇”,和姚启安不是真夫妻。
所以她现在虽然很需要钱,却没打算要姚家的钱。
该是她的东西,她定然不会平白让出去。不该是她的东西,她也绝不贪图。
问完这些之后,林灯又问了问方氏她嫁妆里的那箱药材都是些什么东西。
方氏无奈地说“你这孩子,打小记性就不好。出阁之前,娘不是都给你交待过一遍了吗怎么病了一场之后,就又记不清了。”
话虽如此,方氏却还是耐心地告诉林灯那里头都有哪些值钱的药材可以用来送人,哪些是可以留着给自己补身子的。
林灯都一一记了下来。
直到下人过来通知,说是午饭在大厅里摆好了,母女俩这才相携起身,朝前头走去。
这时,林灯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娘,彤云的卖身契是不是还在您那儿啊她都随我嫁出去了,您怎么不把她的卖身契也一并给我呢”
方氏听了便道“婉儿,你打小便既柔弱又心善,娘这不是怕你一时心软,就把卖身契还给彤云了吗虽说现在大清已经亡了,不应再买卖仆人,可娘总觉得这下人若不是买来的,用着就是不放心所以啊,这彤云的卖身契还是让娘攥在手里为好。有这么个东西在,她也不敢轻慢了你去。”
听方氏这么说,林灯便没执意再去要。
反正彤云现在也不想离开她身边,她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和方氏起争执,就先这么着吧。
提起下人的事,方氏倒是颇为感慨地说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