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时建厂的时候也没料到饲料厂会发展这么快,不到一年就要向其他公社招这么多职工。
本公社的职工倒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大家自己有房子,下班就回家了。可其他公社职工家离得远,只能住宿舍。
余思雅淡然地点了点下巴说“那就建,趁着还没秋收,赶紧将宿舍和厂房扩建了”
机器招工什么的,都可以马上采购,马上招人,可建房子就没那么快了,总得花时间。
施立平记了下来,又问“余总,那咱们公社的人什么时候招”
余思雅想了想“暂时先不要宣布这个消息,等农业厅那边有了具体的消息,咱们再开始正式招工。如果其他公社有问起,你就说是为下一步招工做准备,反正目前不要把话说死。”
事情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正式落实下来,余思雅还是不大放心。招工可不比其他,招来了,若是农业厅那边落实速度比较慢,折腾个两三个月,这么多工人这段时间干什么
没事情做,七八百号年轻工人聚在一块儿,很容易惹出乱子。而且还会破坏厂子里现有的秩序。
徐佳华点头“好的,余总。”
余思雅接着说最后一件事“等新的图片确定后,定做一批小袋装的猪饲料,十斤左右。供销社那边答应采购我们的饲料了,以后猪饲料就两个规格,目前八十斤一袋的,还有一种就是十斤一袋的,等鸡饲料出来后,再做个五斤一袋规格的,具体的我已经跟施厂长讨论过了。这件事由施厂长负责,没问题吧”
施立平表示没问题。
“好的,散会”余思雅摆了摆手。
会后,她跟施立平单独聊了一会儿,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和注意事项,让施立平有什么不确定的打电话找她。目前是饲料厂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马虎。
说完这个,最后余思雅说“明天我就回省城,采购机器的事情
,我负责,你不用另外安排人了。”
施立平愣了一下“哦,好的,余总。”
次日,余思雅一大早就回了省城。
她回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去机械厂找田振华。
天气炎热,工作忙,最近田振华中午也不回去,就在厂子的食堂里吃饭。
得知他人没回去,余思雅给门卫看了身份证明,顺利地进入了机械厂。她这是第二次来机械厂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三年前左右,那时候清河鸭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下小厂子,买孵化机都要左右衡量,反复比较。
如今三年过去了,清河鸭已经成长为一个两三千人的中型厂子,而机械厂还是老样子,连进门生锈的铁门和门口磕碰掉一角的石阶都没有变化。仿佛时光在省机械厂这里停滞了,但余思雅知道,不是的,这只是机械厂发展太慢了,失去了二三十年前的朝气蓬勃,像一个年迈的白发老人,充满了暮气。这是如今很多国企的现状。
长长地叹了口气,余思雅踏上了台阶,穿过幽深的,带着一股腐朽味道的长廊,来到了田主任的办公室。
咚咚咚
她轻轻敲了敲门。
隔了几秒,里面传来了田主任朦胧的声音“谁啊,进来”
余思雅轻轻推开门,田主任已经放下了腿,揉了揉眼睛,看到是她,打了个哈欠笑道“原来是余总啊,今天怎么没去家里,老太太一直念着你”
自从跟他们家混熟了以后,余思雅经常去他家探望老太太,顺便再跟他们两口子谈谈公事,几乎没来过机械厂。
“最近比较忙,下次一定去。田主任,打扰了,有点工作上的事想找你谈谈,你看方便吗”余思雅笑了笑说。
田主任轻轻颔首“你先坐,我去倒点水,这天气真是热死了。大中午的你走这么远过来,先吹会儿风。”
“好的。”余思雅坐在了风扇斜对面。
田主任拿着两个杯子出去,隔了一会儿端着水回来,放在桌子上“刚打的,冷一会儿。余总,你找我什么事”
余思雅从包里拿出一张采购单子,递给田主任“本来应该找你们的采购员,可我没
跟他对接过,麻烦田主任帮我转交一下,也替我催催,这批机器要得比较急,麻烦了。”
田主任接过单子扫了一眼,顿时惊呆了,用力眨了眨眼问“余总,你这数字没多写一个0我记得你们前不久才采购了二十套这样的机器吧,这才多久啊,又要一百套”
余思雅轻笑了一声“没填错,田主任,就是一百套。咱们老熟人了,我也不瞒你,省农业厅去我们饲料厂考察了,有意将我们厂子生产的猪饲料推广到全省的养猪场,所以机器就不够用了,得提前采购。”
机械厂这边生产机器也是需要时间的,并没有这么多现货。她早点采购,这也说得通。
田主任愣了愣,笑道“恭喜余总,你们清河鸭这次要大干一场了我看要不了多久,你们清河鸭的规模就要超过我们厂子了。”
省机械厂规模不小,有好几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