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15(5 / 6)

这沿途的新闻算什么,最大的新闻不就在这位冯主席身上吗对清河鸭生出浓厚兴趣的岑子明只想拉着冯主席促膝长谈,将清河鸭了解个透透彻彻,无奈副驾驶座只能坐一人,只好委屈冯主席了。

冯主席虽然觉得岑记者这要求奇怪了一点,但对方是客人,他还希望对方能好好报道他们清河鸭呢,自然没不答应的道理。

冯主席跟着爬上了车斗,刚坐稳,岑记者就迫不及待地掏出了采访本“冯主席,跟我讲讲你们清河鸭的事吧。“

风里传来了冯主席骄傲的声音“咱们清河鸭能讲的太多了,简直就像戏本子

写的”

这一路,冯主席从清河鸭的建立到壮大,每一步的发展,还有修路通电为高考学子公布信息,上了多少次省报电视台电台,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岑子明手里的笔就没停过,这个清河鸭果然像个宝藏一样,真是有挖不完的故事,能报道的点太多了,完全可以树立一个典型嘛尤其是现在中央宣布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带领全公社老百姓致富还不忘回馈乡里,仗义助军的乡村企业,简直是经济模范、道德典范。

直到车子开到军区门口停下来,岑子明才意犹未尽地收了笔,跟着跳下车。

收到了消息的邵主任跟在后勤部长的后面,一起出来迎接他们。

他们一下车,后勤部长就带领所有人行了个整齐肃穆的军礼,然后热切地跟冯主席握了握手,激动地说“清河鸭的同志们,谢谢你们,一路辛苦了”

冯主席跟着回了个军礼“回首长,不辛苦,军民鱼水情,这是咱们应该做的。”

岑子明拿着照相机拍下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余思雅说得没错,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清河鸭羽绒服的销量由最高峰时期的三千一百件慢慢回落,最后变成差不多一天销售一千多件后逐步稳定了下来。

经过最初的手忙脚乱后,羽绒服门店终于步上了正轨,每天三四万的销售额也成为了集团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切稳定下来后,余思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业上,因为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她这个学生会会长,全校风云人物,如果考得太差那可说不过去。

为了考个好成绩,除了周末去门市部查查工作的情况,余思雅整天将时间消耗在了图书馆里复习功课。

这一忙就忙到了12月30号,这天上午没课,余思雅早早去了图书馆复习查资料。

刚坐下没一会儿,就有人在背后轻轻戳了戳她的肩。

余思雅回头看到许秘书站在背后吓了一跳。许秘书出现就没小事,她赶紧收拾好书包,跟着他出去,然后紧张地问道“许秘书,是高市长找我吗”

许秘书含笑点头“对,余总跟我走一趟吧,高市长在

办公室里等你。”

最近风平浪静的,余思雅挺好奇高市长为什么会找她,笑着应道“好,我已经收拾好了,现在就可以走了。”

两人一起去了市政府。

余思雅进去的时候发现高市长站在窗前,背对着她,挺拔的身影似乎有些颓丧,指间还夹着一支香烟,看起来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余思雅有些担忧,敲了敲门,微笑着说“高市长,上午好。”

高市长回头看到是她笑了一下,将手里吸了一半的烟捏灭了,然后将半截烟装回了烟盒里,大步走到桌子前坐下,对余思雅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下说,今天又把小余同志你叫过来了,是有两个事想根你说。对了,听说你们羽绒服厂最近销量非常火爆,供不应求,恭喜啊”

余思雅感激地说“这得多谢高市长你们这些领导的大力支持,不然咱们的发展没这么快。”

高市长笑着摇头“你这小同志谦虚了。我上次去你们门市部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你们做得非常不错,这个速度是我完全没想到的”

高市长今天请她来就是为了特意夸她吗余思雅觉得有些奇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高市长过誉了,是这个时机好。”

“时机再好也是人创造的,换了个迟钝的,哪怕有这么好的时机也抓不住。”高市长感概了一句,他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时机是余思雅提前布局好的,不然哪有这么巧,只能说这个姑娘做事就是有谋算,老练。

简单地提了一嘴,高市长也没多说,笑眯眯地冲余思雅点了点下巴“看看桌子上的东西”

余思雅早看到了,她面前摆了一份折叠好黑白套红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面向全国发行,在本省的发行量远不及省报,只有比较重要的党政机关和学校部门有此报纸。像他们校学生会目前就没有人民日报。

这份报纸日期是昨天的,头版是讲国家大事,余思雅扫了一眼,将报纸摊开,逐步往下看,翻到第二版的时候,她惊呆了。

“c省一企业捐赠五十万物资援军”,配图是冯主席带着车队跟军区交接握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