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4 / 6)

殖场,第一个事是问小李“用饲料喂养的那批鸭子快出笼了吧”

提起这个,小李兴奋不已“快了,余总,这个饲料果然有用,同批孵化出来的鸭子,用饲料喂养的这批比没用饲料喂养的粗略估计重了斤左右,可以提前十天半个月出笼,缩短饲养周期。”

“那可真是个好消息。这批鸭子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笼”余思雅关切地问道。

小李乐呵呵地说“十来天以后吧。”

余思雅听到想了下说“稍微再等等,就定在两周后的周日那天吧,我尽量赶回来。对了,你转告冯主席,让他通知其他养殖场,请他们过来参观咱们用饲料喂养出的鸭子”

说再多饲料喂养的好处,都不如让大家过来实实在在地看着饲料究竟有没有用。实事和数据比切语言都更有说服力。

如果捐赠这个事能成,那饲料厂也能借此东风跟着出个名,打响第一炮,如今就等高市长那边的结果了。

小李不知道余思雅心里的盘算,以为她是想亲自回来看看效果,高兴地说“好,那周六的时候,我安排车子送趟货,傍晚你正好跟着车子回来,也不耽误你时间。”

“好,谢谢李厂长。对了,还有件事,除了两个门市部和省城铁路局、宜市铁路局外,火腿肠和鸭腿暂时别供货了,给我留批,我有用。”因为要捐赠的数量不少,余思雅提前跟小李打好招呼。

冬季是他们出货量最大的时候,也是最挣钱的时候,看着钱不能挣,小李心里痒痒的,忍不住问“余总,要留多少数量都留到什么时候啊很多可都是咱们的老客户,不给他们货说不过去吧”

“放心,等

事情出来,他们不会怨咱们的,反而会支持咱们。火腿肠和鸭腿各留五十万份”余思雅直接报出了数字。

小李骇了挑,声音颤抖“这这么多余总,我能问问,是咱们又要接什么新客户了吗”

余思雅摇头“不是,是送人。这个事现在还没有定论,等有了结果我会立即通知你,总之这是一件对厂子没坏处的事情。你先将东西准备好,如果货不够,去省养鸭场再购买批大鸭子,尽可能的增加产能。”

小李听了这话虽然满心疑惑,有诸多疑问,但他直跟着余思雅,服从惯了,打从心底里相信余思雅,也没质疑她的决定“好,余总,我这就去安排。”

小李同志就这点最好了,指哪打哪儿。余思雅挂断了电话,托着下巴沉思起来,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就是不知道这东风什么时候吹过来。

好几天了,高市长那边也没个音讯,她也不好打电话去催,只能等着了。

余思雅等啊等,又等了四天,还是没任何消息。

她倒还坐得住,但丁舜已经急得嘴上长泡了。原因无他,还是羽绒服的销量太差了。

他按照余思雅的提议改进了门店的布局,又重新招了新员工,让叶梅好好培训了番,叶梅也经常去隔壁店坐镇,但销量还是不好。开业五天了,只卖出去了两件衣服,按照这速度,他们仓库里堆的羽绒服都够卖十年了。

这么多货一直积压着卖不出去,得亏多少钱啊每天想到这个数字,丁舜就睡不着。

到了周四这天傍晚,他忍不住跑到学校找余思雅“余总,咱们厂子现在已经生产了几千件羽绒服,要不先停产一段时间吧这么多衣服堆着卖不出去,我心里不踏实啊。”

余思雅理解丁舜的焦虑,换她在丁舜的位置上也要跟着冒火。不过“停产工人的工资就不发了吗机器、原材料就能退回去了”

当然不可能。丁舜挠了挠头“可是,都五天了,才卖出去了两件羽绒服,这要直卖不出去,咱们可怎么办啊”

余思雅安抚他“丁厂长,你不

要着急,这已经不错了,毕竟羽绒服是个新鲜的玩意儿,大家会观望犹豫也很正常。等过段时间,他们了解了羽绒服的好处,这衣服就好卖了,相信我,羽绒服有市场,只是这个市场需要咱们去发掘。”

万事开头难,什么事情都这样,起步阶段往往是困难最多的时候,但熬过去就好了。

丁舜长叹了口气“余厂长,那我就相信你吧。”

余思雅看他这么个小伙子为了工作最近急得都有了黑眼圈,人也瘦了,挺不容易的,干脆给他透了点底“我找高市长牵线,要是计划行得通,咱们的羽绒服就不愁卖了。你别担心,应该过几天就有消息了。”

丁舜听到这话果然心里大定,他就说嘛,余总不是那种毫无计划的人,怎么会突然让他加大生产。

果然,余总还有其他安排,他就是不相信别人也要相信余总。他能有今天,不全是余总赏识吗

“好,余总,我听你的,回去好好生产。”

余思雅笑着点头“这就对了,销售的事让叶梅看着就行。”

送走了丁舜,余思雅决定了,要是过两天还没消息,周日她主动去找高市长,再联系一次邵主任,再表达次他们清河鸭援军的决心。

不过还没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