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很大的决心,缩衣节食两个月。如果不是很喜欢,穿出去很有面子,别人会买吗”
“除了这些普通的工人阶级,还有干部,他们手里更宽裕,可支配的钱更多。他们是咱们的重点目标客户群体,你们想想,他们平时喜欢穿什么衣服冬天上班的时候,他们最常穿的是什么大衣、干部装,这些衣服更体面。能够花这么多钱,买羽绒服的人,不光是为了保暖,还要追求体面,传出去时髦、洋气,有面子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你们这衣服质量没问题,但缺乏设计”
丁舜豁然开朗“对啊,我舅舅到了冬天宁愿穿他那身都穿了十几年的旧军大衣也不愿意穿我舅妈做的棉袄。”
棉袄不好吗当然不是,只是现在很多人做得不好看而已,后世五花八门的棉衣在冬季可是个热销货。
“没错,咱们招的这些师傅,虽然有经验,但都是老师傅,观念比较守旧,也没有设计的理念。”余思雅总结道。其实这也不是他们厂子的问题,现在全国大部分的服装厂都还没这个概念,所以一旦有什么新鲜的衣服布料出来,很快都会风靡全国。
余思雅只负
责指出问题,并不负责解决,不然什么都她干了,那还拿厂长来干什么
好在丁舜是个聪明的,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余思雅说“余总,我想请假去沪市一趟,看看那边的衣服款式,买一些回来。”
余思雅点头“可以,你自己看着安排就是,也可以看看有没有服装方面的杂志,同样可以买些回来,要是能招几个会设计衣服款式的师傅就更好了。衣服行不行,生产出来,让人穿上看看,问问自己,你想不想买这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工厂,想想如果咱们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都不能发自内心地喜欢,那也别指望顾客能买账了。”
丁舜若有所思,半晌后说道“余总,你说得有道理,是我欠考虑。”
“不着急,现在天气还没冷下来,你有时间去慢慢改进咱们的产品。”余思雅安慰他。
丁舜点头。
羽绒服厂现在规模还不大,刚开工,处于摸索阶段,看完衣服,其他也没什么看头了。余思雅下午还有安排,便提前走了,楚玉涛跟林红旗留了下来,准备在厂子里跟丁舜学习学习,看看丁舜打算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
回到城里,余思雅并没有回家,也没有去门市部,而是去了电影院外面转悠。她准备花这个下午来看看沈建东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开始抽烟。
今天周日,十月的天气,不冷不热,非常舒适,因而下午也很多人出来活动。这会儿娱乐活动太少了,看电影成了很多人的一个选择,到周末电影院经常场场爆满,所以每次周日都是沈建东最忙的时候。
好几个月没来电影院附近转悠,余思雅一到地方就发现了不同。比之过去,电影院周围热闹了许多,门口摆起了小摊,不止有卖瓜子、花生这类炒货,还有卖汽水、小人画、糖人、橘子等等的,逢人就热闹的吆喝。
估计是很多人看别人当小贩赚了钱,又没被抓,所以逐渐有人跟风。这是一批嗅觉灵敏的先行者。
余思雅一边走一边看,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小摊小贩虽然增加了不少,但卖的东西种类却没太大的变化。其
中以瓜子、汽水最多,才走几十米,她就看到了三家,而且价格也比以前降了不少,七分、八分的都有,甚至还有一毛钱两包的。
这也不奇怪,因为这类东西单价最低,成本最低,意味着准入的门槛也最低,风险最小。而且电影院外卖这些东西也是最畅销的,只不过嘛,这价格战打得,真的能挣到钱吗余思雅有些怀疑。
如今竞争这么激烈,建东的生意怎么样了余思雅找了半天,总算看到了坐在广场西北角拿着香烟吞云吐雾,面无表情的沈建东。
她一言不发地走了过去。
沈建东看到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双女式皮鞋,立马来了精神,坐直问道“买瓜子吗我们家的瓜子嫂,嫂子”
看清是余思雅,他赶紧将夹着烟的手往背后藏。
“不用藏了,我都看到了。”余思雅瞪了他一眼。
沈建东老老实实地收回了手,将烟头用力往地上一按,灭了火,心虚地问“嫂子,你今天不是要去郊区的工厂吗怎么到这边来了,是想看电影吗今天播的这部片子不错,嫂子我推荐你去看”
“不来怎么知道你在这里抽烟”余思雅打断了他,蹲下身帮他将瓜子收了起来,“走,咱们回家。”
最后四个字让沈建东明白,余思雅是知道了他如今生意受挫的事了。他讷讷地说“嫂子,今天周日,人比较多,还是能卖出去一点的。你,你先回去吧,我晚点回去。”
少年人的骄傲,让他实在不愿这样跟着大人回去。他总觉得,他只要再努力努力,就能成功的。但有的时候,方向不对,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没用。
余思雅上辈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她懂沈建东的心思。尤其是前阵子,他才赚了不少钱,还收了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