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主任在各国营单位中的公信力,在县里的企业中撕开一道口子,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余思雅一个小小的村办厂子的厂长都敢于去挑战蒋主任的权威,还让蒋主任无可奈何,这落到其他有想法的国营单位眼里,他们焉能不生出点想法
梅书记一直支持他们养殖场的工作,加上余思雅也是锐意改革的一派,这点小事她当然要去办了。
不过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没必要跟钱书记讲,他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休了,也扯不进来,帮不上忙,添不了堵,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余思雅也不想跟他多说“钱书记,王书记还在等,我就先走了,今天谢谢你。”
钱书记见余思雅说话还是跟以前一个样子,松了口气,吞吞吐吐地说“那个,余厂长,不好意思啊,我我这一时脑子发晕,犯糊涂,咱们可是老朋友了,你别跟我计较。”
他挖墙角的时候怎么就不想想大家是老朋友呢余思雅笑眯眯地说“钱书记哪里的话,都是小事,你言重了。”
话是这样说,来年招工肯定要少招一点东风公社的人。
钱书记还以为余思雅真不计较了,连忙摆手“那那我就不耽搁你去找王书记了,回去再聊。”
“好。”余思雅笑着摆了摆手,穿过马路,去跟王书记汇合。
王书记从梅书记办公室里出来,抬起手扇了扇风,跟余思雅抱怨道“最近这天气啊,跟烤火炉子一样,真是太难受了。”
余思雅笑道“马上就要秋收了,天气热一点不是好事吗也能避免粮食烂在地里发霉。”
王书记笑着说“是啊,刚才梅书记把我留下,就是叮嘱我这个事,让我一定要搞好这次秋收,同时让我盯着点附近几个公社,要是有什么情况赶紧向县里汇报。咱们今天一定要打好秋收这个硬仗”
余思雅理解梅书记为什么如此重视今年的秋收,因为今年辰山县采取了以各小队为基础的竞争模式。梅书记是希望能看到成效,如果粮食大面积增收,他也更好向上面要政策支持。
毕竟,一切都要靠成绩,靠事实说话
余思雅想了想说“水稻还要过一阵子,玉米应该陆续都能收割了吧。那我们这饲料厂还能建起来吗”
施工队都是公社社员,农忙在地里干活挣工分,闲时出来建房子挣点钱补贴家用。
王书记怕夜长梦多又生变,立即说道“建,咱们公社一万多个人呢,腾出几十个劳动力建房子还是有时间的。”
“行,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顺便去水泥厂转一圈吧,都好久没见这些老朋友了。”余思雅想来都来了,又不是很远,加上现在太阳大,气温炎热,回去也不方便,索性就去几个合作的厂子转转,把水泥、砖块、河沙、石子、石灰等建筑材料采购了。
第一站去的是水泥厂,这回厂长亲自接待了余思雅和王书记。
“余厂长,王书记,稀客啊,快请坐,什么风把你们给刮来了”
余思雅笑着说“任厂长客气了,今天过来是想跟你们谈采购的事。我们要建饲料厂,需要一批材料。”
任厂长特别好说话“成,要多少你们直接过来拉,用多少算多少,等厂子建好了,咱们再算账。我信得过你余厂长。”
这会儿厂子都是公家的,这也就造成很多人没有催账的意识,不担心对方赖账,赊东西特别好说话。
但余思雅不喜欢这样,你接收了别人这样的人情,回头有合作,也可能要还对方这样的人情,很容易造成烂账。一二十年后,很多国营厂子经营不善,除了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个最主要的原因以外,也有一部分账目混乱的因素。
“谢谢任厂长的好意,但这怎么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咱们谁也不吃亏,等来拉水泥,我就让他们给你结账。”余思雅微笑着婉拒了。
她要付钱,任厂长自然不会拦着“哎呀,余厂长你真是个痛快人,诚信又讲究,跟你们厂子做买卖,我从来不担心钱的事。”
余思雅客气道“应该的,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
“余厂长真是个耿直人。”任厂长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那个,余厂长有个事我要跟你说啊,你哥他这又没来上班,这都请好几天假了。他这样老不来上班,别的员工会有怨言,这到底什么情况啊,是身体不舒服吗还是其他原因”
什么原因肯定是挨了打,不好意思来上班呗。余国辉这个人,本事没有,好面子倒是跟余大庆有得一拼。
余思雅自然不会帮他兜底“这我也不大清楚,任厂长,你按厂子里的规矩办,不用顾忌我。咱们养殖场员工要是无缘无故老是请假,那咱们也是要扣工资的。”
“有余厂长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任厂长听懂了她的暗示,笑着道。
双方又聊了几句,余思雅以要去其他厂子为由,跟任厂长道了别。
出门后,王书记问“你说他知不知道今天的事”
余思雅耸了耸肩“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嘛,我都来采购水泥了,任厂长这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