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069(4 / 6)

雅都跟着冯主席马不停蹄地走访余下的三十多个公社。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她对乡下的生态有了更深的了解,人情历练也更成熟了许多。

人一多,什么样的人都有。这些公社里有些是真心想发展养殖场,带动公社致富的,也有一些是看梅书记很支持这个事,怕自己落后了,所以报个名,最后说道办实事的时候却拖拖拉拉,一点都不积极。还有的公社干部竟然还隐晦地问余思雅他们能有什么好处一副没好处不干的样子。

相较之下,肖书记这中圆滑的,不想得罪人,其他工作都非常配合的都不算什么了。

余思雅也是真正长了一番见识,认识了好几个奇葩。对于这中人,她听从冯主席的建议,面上笑嘻嘻,但一回去就将这几个公社剔除在了合作的名单中。

他们这个养殖基地是采取自愿原则,公社有权自愿加入,也能拒绝,那他们清河鸭养殖场也一样有挑人的权利,不符合心意,一看就是事妈的公社肯定不能要。

不过光这还不够,仅仅接触一面,很难真正地认识某个人的人品。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走访完后,余思雅提议“冯主席,口说无凭,以后有纷争也没凭据,我提议,咱们双方签订一个协议,拟一份制式的合同,每个公社条件都一样,只有养殖场面积和养鸭数量不同,其他的都一模一样,然后将这份合同先给县里面的领导过目,然后再挨个跟公社签订。你觉得怎么样”

冯主席这段时间也是跑得心累,见识了几个难缠的干部,听到余思雅的这个提议,拍手称赞“小余同志,你主意就是多。对,咱们拟个合同,他们爱签不签,咱们实行自愿原则”

两人达成了一致意见,窝在办公室足足讨论了一天多,才拟定了新的合同。其实这跟余思雅以前跟钱书记他们的合作差不多,只是规定得更详细一点,约束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确定好协议的内容后,冯书记去了县里找领导,余思雅又回来操心养殖场的事。

今年的货供不应求,生产有小李在管着,余思雅不用太操心,她所惦记的还是羽绒服的问题。

为了知道羽绒服的进程,余思雅亲自去了一趟赵师傅他们的工作室。

一进去,余思雅就拧起了眉“这个味道太大了,哪怕保暖,别人也不愿意穿这么大味道的衣服出门。”

赵师傅扒了扒头发,苦笑着说“余厂长,我们想了很多法子,都没办法去除这个味道,还不影响鸭绒的使用。”

看样子得用化学的方法,不能全指望他们这些做衣服的师傅。余思雅颔首“我明白了,你们现在做出了什么样品吗给我看看。”

赵师傅忐忑不安地拿了一件衣服出来,递给余思雅。余思雅接过,揉了一下,绒毛就争先恐后地从衣服里钻了出来。这布的面料也太不行了,用的竟然是乡下自己织的土布。

余思雅将衣服还给了赵师傅“你们休息两天,我来想想办法。”

赵师傅几个愧疚又不安“对不起,余厂长,咱们花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弄不出羽绒服,要不你还是另请其他人吧,咱们也不要什么工资了。”

余思雅诧异地看了赵师傅一眼,这倒是个厚道人。

“赵师傅,不要这么说,如果没来养殖场做羽绒服,你们在乡下替人做衣服,一个月也不止五块钱。工资是你们应该得的,不要着急,羽绒服是新鲜玩意儿,哪有那么容易成功。今天不行,咱们再继续实验就是,一个月不行,两个月不行,三个月,半年呢总能将羽绒服做出来。”余思雅淡定地安抚他们。

话是这样说,不过她心里也是很急的。仓库里都快堆满鸭毛了,这项技术如果迟迟不突破,明年仓库就装不下了,如何收拾这些都是件费时费力的事。

为了早日解决羽绒服技术上的问题,第二天余思雅就去了省城。

她先去门市部转了一圈,发现随着过年,门市部的生意日益火爆,不用担心销量后,她转身去了斜对面的第二百货公司。

孟兰看到余思雅,很是意外“你都多久没来省城了,感觉好久没见过你了。”

前一阵又是高考,又是被人袭击,耽误了不少时间。余思雅没详细地说,只道“不好意思,太忙了,差不多两个月没见过孟经理了。这不,一有空我就进城来了。”

孟兰算是跟余思雅打交道比较多的,知道她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放下茶杯说“你这哪是有空啊,这是又有新的工作要忙吧。”

余思雅笑着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孟经理你。我这次来城里确实有个事想咨询孟经理,你知道羽绒服吗华侨商店有没有卖的”

孟兰摇头“没有吧,没见过,怎么啦”

余思雅扯了个幌子“前阵子我听广播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一个电台里说鸭毛可以制成羽绒服。你知道的,我们养殖场最不缺的就是鸭毛了,这么白白浪费,实在是可惜了,所以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想办法做成羽绒服。”

孟兰想到他们一年宰杀的庞大鸭子数量,赞同地点头“你这点子不错,要是成了,鸭毛又有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