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但对农村来的家属来说,无疑是个重磅消息。她们乡下来的女人也能进厂子做工人,每个月都领工资。那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家家户户都不宽裕,要是能多一份收入,家里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不光女人们听了这个消息振奋,就连男人们听了也很高兴。尤其是四个上次通过了考试的嫂子的男人,更是自豪。
不一会儿这消息就传遍了家属院,弄得人尽皆知。
坐在门口等儿子的刘彩云也听到了这个消息。等周家成回来后,她一边殷勤地给他热鸡汤,一边抱怨“不就是个工厂女工吗一个月能有多少钱,这些人还挤破头了,没见识。”
周家成想说,三四个月前,你们也巴不得能进厂做女工,现在就嫌弃了。但话到嘴边又觉得没意思,索性拿了衣服去澡堂“我去洗个澡。”
刘彩云已经习惯了儿子回来先洗澡这个事,摆了摆手“你去吧,等你回来饭菜就热了。”
果然,等周家成回来,桌子上已经摆上了热腾腾的饭菜,一个红烧豆腐,一个鸡汤,里面还有只鸡腿。
“赶紧趁热吃。”刘彩云坐在桌子边,热情地招呼周家成。
周家成坐下后,刘彩云拿起他的旧衣服在旁边打补丁,嘴上装作不在意地问道“家成啊,你这转业申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下来啊,还没消息吗这地方的人可真势利,我每次进来,他们都对我指指点点的,捧覃秀芳他们家的臭脚,讨人厌得很。娘来一次两次都觉得不舒服,家成你在这里更难受吧。”
“还没接到通知。不过快了吧,今天我听说咱们的训练就只有十天,这已经是第四天了,也没剩几天了,估计训练完了就会去做任务。你要觉得不自在,以后就别来了,食堂里有饭,饿不着我。”周家成淡淡地说。他虽然不大高兴刘彩云,但如今每天训练完回来,能好好跟他说会儿话的也只剩刘彩云了。
刘彩云辛辛苦苦送了两天饭,总算得到了个准信,高兴极了“那怎么行,就没几天了,娘更要来给你送饭,天天都做好吃的,眼红死他们。”
周家成见她坚持,也就没再劝。有人来送饭也好,他也不用去食堂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目光了。前几天,刘彩云没来的时候,他都是等大部分人都吃完了再去食堂,那会儿就只剩一些残羹冷炙了。
而且现在覃秀芳在家属院里这么出风头,估计他明天最后一个去食堂也会招来别人的议论。他实在受够了这些或同情或幸灾乐祸或看好戏的目光。
次日,覃秀芳吃过早饭后刚将用过的坛子拿出来洗刷干净,米嫂子她们就来了。
几个嫂子果然都按她说的穿着很干练,换上了干净的袄裙,头发盘了起来,扎在头上。
不过覃秀芳打扮得更干练,她换上了笔挺的中山装,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看起来就像个精神能干的女干部,米嫂子她们几人忐忑的心看到她顿时找到了主心骨,安定了下来。
覃秀芳站起身,擦干手说“嫂子们走吧。”
五人一起去了大华纺织厂。
大华纺织厂是江市最大的纺织厂,有上千名女工,厂区面积很大,有上百亩地。同样是工厂,可能是纺织工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缘故,这个厂子的管理明显没有余氏化工厂严格,厂子门口一直人来人来,还不时地有车子过来上货下货,非常热闹。
目前国内工业不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很落后,所以建国初的时候纺织业几乎占据了国内工业的半壁江山,也为重多女工了就业机会。
米嫂子她们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工厂,看起来比她们村子都大,几人很是局促不安。
其实覃秀芳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她心里也有些打鼓。但她清楚,她不能露了怯,否则嫂子们会更害怕,这事也就别想成了。
压下心里的惊慌,覃秀芳鼓起勇气找到厂子看门的,递上了乌主任写的推荐信,上来就扯大旗“你好,我是江市部队妇联的工作人员,我们主任让我到这边找你们经理谈点事情。”
看门的不识字,看不懂信里的内容,但听说是江市部队那边派来的人,管他什么妇联不妇联的,赶紧往上报。
很快经理就出来见她们了。
覃秀芳落落大方地递上推荐信,然后表明了来意“经理你好,我们这四个嫂子都是军嫂,她们能吃苦耐劳,而且还有钻研学习精神,只用了三个月就通过了扫盲班考试,学会了四五百个汉字。听说咱们大华纺织厂是咱江市最大的纺织厂,经常招女工,所以我就领着四个嫂子上门自荐了,你放心,她们绝对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米嫂子几个也赶紧表态“对,咱们什么都会干,不会的也能学。”
经理接着介绍信,跟拿了个烫手山芋一样,现在是谁的天下还用说吗这可不好拒绝。
犹豫了一下,经理悄悄观察了一下几人的手,都很粗糙,茧子不少,看样子是经常干活的,不是什么懒人。
罢了,就四个女工而已,卖部队一个人情也不算什么。想通了,经理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