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结束之后, 二天便出了成绩,这在古宋国的科举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 而成绩出来后,九月九日便被定为殿试之日, 今天便是那殿试之时。
晨光之中, 三百名新科中试举子在主持殿试的礼部官员和禁卫军士的吆喝引导下, 按照名次排好了队列, 就等着皇城宫门一开, 便进入参加殿试。
秋风阵阵, 尤其是晨起的秋风有些微凉,应试的士子们的袍服都被吹动了起来, 但是这些中试的士子们都是胸中豪气万丈, 在这晨光中都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而读书后的进阶的考试,今天便是达到了顶峰。
身为会元的谢锦秀, 独自一人如同犄角一般独自一人站在队伍的前列,这是作为会元的殊荣,也是凸现出来会元的与众不同, 领袖绝伦, 这是一种荣誉。
十三岁的谢锦秀,在一堆的老中青中的士子里面,身量并不算是魁梧, 但是他身形站的笔直,倒是让维持秩序的官员和军士都觉着好奇,明明是一脸的少年稚气,居然能够是会元,当是几年仅见。
成杰云是甲四的名次,和五六名一起站在队伍的第三排,他对谢锦秀是一览无余。
乡试还能一二名,会试后便是一四名,成杰云即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谢锦秀一枝独秀。
整个应殿试的队伍在排好后,就无人敢说话,也可能是禁军兵士的威仪,让整个现场的气氛都有些肃穆,就是礼部维持秩序的官员也不再说话,一股子的考试压力扑面而来,有很多考生似乎袍服都开始颤抖,这个时候就开始考验心理素质了么
虽然殿试一般不会刷人,但是如果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殿前失仪,也会被撸了功名。
杂念人人都有,谢锦秀也不例外,尤其是前面没有人给遮挡,他一人独面礼部主官还有宫门,那种紧张感要比队伍后列的更甚。
谢锦秀放空脑子,想着前世看的故宫,然后挑着宫门的缺点,这样一想,居然把紧张感去了九分,让观察的礼部官员不由得心里点头,这个会元要胆壮的很值得结交,要不是不能说话,曾经经历过殿试的那礼部官员都想要对谢锦秀采访一番,他是如何如此镇定的
其实按理来说,殿试即使有压力,但是因为一般不会刷人,应该压力没有那么大才对,可是今年的会试实在是太反常了,尤其是多招收了一百名,这在往年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很多中了进士,不一定就能马上当官,有很多要候补官,所以就有那中了举子猜测,是不是武帝要当庭再行删选
往丰城派遣新科进士,这是武帝临时决定,还没有通知朝中,唯有一些重臣知道,所以这些举子们多思多想也是不无道理的。
时辰一到,宫门内有宦官唱喝,皇城外部宫门打开。礼部官员打头,领着排成队伍的应试举人们沿着皇宫的御街往皇城内部走去,一直到呈正门停下,只是略微停顿和禁卫军交谈后,礼部官员继续行走,只是步伐要比刚刚满了几许。
而谢锦秀则开始用余光打量着皇城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皇宫,似乎都离不开两个字巍峨,看着雄伟的皇城,谢锦秀心中不免也有几分豪迈,作为穿越来,作为古宋国的底层的谢锦秀,他终于来到了权利的巅峰之地,一种自豪油然而生。
礼部官员走出去两三十步,便开始在小太监的催促下,加快了脚步,而谢锦秀也就没有了余心去打量四周,过了内城河曲,便是真正的皇宫了,在往前走,便是听政殿,武帝早朝便在那里。
此时的武帝正在和百官上朝,而小太监之所以催促,也是为了在武帝早朝后,这些举子们能够到达指定的位置,等待殿试,如今太阳已经升起,按着往日早朝也快要结束了。
古宋国早朝也有定制,只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上早朝的资格,而翰林院因为有陪同皇帝讲读的资格,所以在品级要求上要小了很多。
所有的举人队伍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在一雄伟的偏殿外停了下来。
“尔等便在这里等候”说完小太监对着礼部的官员点点头,便进了偏殿,想来是给什么人复命。
去过故宫的人,或者在电视上看过故宫的人都应该知道,皇宫里面的宫殿是重重叠叠的,而在这听政殿,文武百官正在叩首恭送武帝下朝。
这时武帝便会往听政殿的偏殿而去,那里还要他出现一下,亲自给应试的举子们殿试。
此时,就不能是太监唱诺,而是由礼部的赞礼官上前宣会试上榜举子们觐见。
谢锦秀按着早上礼部官员的教导,开始按着教导的动作行礼参拜,在起来之后,便看见了偏殿外已经摆好了书案,而作为会元,谢锦秀是在偏殿前第一坐。
等所有的考生按着座位坐好,担当巡查官的礼部官员才开始发放试卷。
谢锦秀也深吸了一口气,打开试卷观看着题目“为君,必有德,为臣,必有忠义,远地归附,,,”
洋洋洒洒的上五百字,让头一次看着这么长题目的谢锦秀有些皱眉,这应该是考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