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1 / 4)

高考的事情成为了最近议论的最大热点, 主要是不少感觉敏锐的人都预感到了这只是一个开始不一定真的清楚之后时代的浪潮会往哪里去,但多多少少有一些感觉, 就像是察觉到了某种信号。

而在高考结果出来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是开学了主要是考试的时候已经很迟了, 如果再不开学这个学期就要错过去了。当然, 这也是高考太仓促的关系,度过恢复高考在明年夏天就不会有这种事了。

然而不能等到明年夏天了或者说这不是等待一两天的问题。

对于引领全社会走向新时代的人来说, 是怎么抓紧时间恢复秩序都不为过的。等到明年再恢复高考别看一年都不到,却是让什么都想赶快做起来的人无法等待呢

或者说,已经等待了太久了, 所以无法再继续等下去了。

于是给了外地学生赶来入学的时间之后,77届大学生的入学很快就开始了。总的来说一切从简,但又不失热情。

没有多少时间准备, 更没有钱可以花在这种事上,但有别的东西可以不足这方面的缺憾参与者的热情, 校领导的重视其实对于这些对未来抱着美好想象,仿佛初升朝阳一样生机勃勃的77届大学生来说,这样也就足够了。

“对对对,桌子摆在这里你, 就是你,你帮忙去贴一下标语。对了, 小玲你去催一下, 怎么横幅还没拿过来这都什么时候了新生都快过来了”北京大学门口一个留齐耳短发,用黑色发卡别着耳后头发的女生把周围的同学指挥的井井有条。

虽然77届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但不代表这个时候大学是空的。事实上, 即使是过去那些年大学也是一直有招生的,只不过没有高考而已。这期间大学采用推荐入学,至于推荐的标准么,很多很复杂,就是不以学识水平为重。

所以这个时候迎新生倒是不缺人手。

“刘慧慧倒是挺起劲的。”有人见短发女生那么认真准备迎新,撇了撇嘴。

旁边的同学笑的微妙“她那是做给人看的呢你看着吧,这天就要变了教授一个个地回来,还有以前学校里的人你说说看,他们这些之前收的推荐生是不是尴尬了有的人硬扛那是不聪明人家刘慧慧从来都是最精明的一个,这不,上赶着卖好来了”

推荐入学期间学校很多方面的工作其实是停摆的,作为国家顶级学府的北京大学要好一些,总能保住一些底子,但也就是相对而言。而最近变化巨大,除了考试入学,重新恢复以前大学的种种外,就是一些原本离开学校的人回来了。

可以想见,学校会在之后迎来一段飞速变化的时期。

说起来现在最尴尬的确实是原来那些推荐入学的学生,按照原本的惯例,他们获得了难得的机会进入这座数一数二的学府,这就相当于是镀金了。而等到镀金完毕,自然有他们的好前程。

但现在发生在眼前的一系列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起来未来也变得不确定了。

眼看着外面一天一个变化,天知道他们这些人毕业的时候要面对的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其实是有怨气的怎么之前还好好的,恰好轮到我们就有这样的变故心有怨气的情况下总会生出一些仇恨,对于这些人来说太高太远的地方不太可能仇恨,或者说仇恨不着。

而仇恨虚无缥缈的时代、社会本身也完全没用因此,仇恨接下来要入学的新生就很正常了,仿佛是新生抢走了他们光明的前程这当然是很没有道理的,但很多时候需要的也不是道理。

人在怨恨之中只需要有一个可以怨恨的目标而已。

对于这些人来说欢迎新生不搞破坏就不错了欢迎是不可能欢迎的,还会刻意躲着今天的迎新呢

至少眼不见、心不烦吧

刘慧慧忙前忙后,眼睛十分锐利,如果有谁做的不好立刻就会被她指出来。来帮忙的学生和教工虽然觉得这样麻烦,但因为她说的都是确确实实的情况,也就只能按照她说的做了。

等到天边泛白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了。有人预测今天的天气“是个大晴天呢这倒是不错”

现在都冬天了,别说下雨,哪怕是阴天,坐在外面一天也够难受的

“请问请问是这里报名吗”这边才准备好,立刻就有报名的人来了。

这很正常,这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了的学生别提多兴奋了再者说了,这个时候资讯流通的慢,不像几十年后的学生,学校报名是个什么章程很容易就能通过搜索引擎了解的一清二楚在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那肯定是尽量早到了。

这个时候过来报名的一般都是首都本地人,外地人要从火车站拉过来呢这有专人去火车站那边接。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外地人提前过来,住在首都的亲戚家或者招待所,就为了报名这一天时间宽裕一些,不会不小心错过。

刘慧慧和身边的同学是有分工合作的,有人查看录取通知书,有人进行登记,等到这些进行的差不多了才会让人带去领东西、办理入住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