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2 / 4)

这么说,一个是平常毛思嘉的学霸形象深入人心,她会那么多外语,这在很多人眼里就已经够高端大气了另一个就是毛思嘉的升官速度了,虽然有江燕子提拔,以及她的业务能力确实出众,但总是被破格提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她这个人为人不敢说八面玲珑或者滴水不漏,但至少接人待物上是在水准以上的。

这样一个人绝对不能说傻,事实上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同事眼中毛思嘉还是一个挺精明的人。

“毛思嘉既然去考大学,说不定考大学真有特别好的前途呢”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冷不丁道“说起来我爱人他同事,今年都三十了,也做了一小领导。听说了高考的消息立刻就去参加了,最后也考上了,不过学校挺一般的。”

虽然这个时候考上大学就是好,在大学招生如此之少的前提下,只要是大学生就是绝对的精英了。但精英与精英依旧是不同的,别的地方的人可能分不太清学校之间的差距,但这里可是首都

首都老百姓肯定是多些见识的,所以也知道学校与学校的不同。

“我爱人他同事乐的跟什么似的,家里人也乐现在不需铺张浪费摆酒席庆祝,但他还是邀了要好的亲戚朋友吃饭我爱人也去了。说起来他家里背景不简单呢这样的人也看重这个,说不定这事真说不定”

接二连三听到这样的话,赵露觉得不舒服了怎么我方都是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呢

大学真有那么好前途赵露根本不相信真有那么好前途,那过去那些大学生呢难道就因为今年是考进去的就这样不同了

这天底下哪有变得那么快的事儿的

反正她是不肯相信的。

然而不管赵露怎么想,毛思嘉都只会按照自己给自己划定的路一直走,至于赵露的想法她甚至都不知道。知道了也不以为然身在局中,她没有看清形势而已,再者说了她的人生要管赵露的想法做什么

毛思嘉也就是最好上好几天班他们这一届高考就很迟了,主要是这件事仓促所以在录取通知书送到之后不久,并没有多久的时间他们就要考虑去学校报道的事情了其实毛思嘉这个时候可以直接不来旅游公司,她的各项手续也都办好了。

但想到这几年在旅游公司留下的点点滴滴,这里也可以说是承载了她青葱岁月的地方有始有终吧。

江燕子看到毛思嘉还来上班也是很有感慨“你我是一直放心的,做事很仔细,也稳重总之大姐还是再祝福你一遍,希望你日后好好学习、前途光明”

毛思嘉可以说是江燕子一手带出来的,她这样就走了,对江燕子一系是个不小的损失。但江燕子对大势看的很清楚,知道毛思嘉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劝说、阻止。反而对她说“年轻真好,现在还能这样看看大姐我,就算是想去考大学也得想想自己的年纪了。你们年轻人还有好多光阴,学成之后对社会更有益”

不只是在单位听到这样的话,在家里也常听这样说。

主要是孙继东他爸妈那边,他爸妈那边亲戚都在老家,但总有一些朋友,或者稍远一些的亲戚联系着。

这次孙继东和毛思嘉考上大学,孙爸孙妈都觉得面上有光的很,回头就和亲戚朋友们说了同一个圈子里的人基本都有相似的思想高度。孙爸孙妈都是体系内的人,对于现在这些大学生的价值看的更清楚。而那些亲戚朋友也和他们差不多,心里明镜似的。

看到孙继东和毛思嘉就特别赞叹“要说还是继东出息呢我家那几个小子姑娘的,小时候和他一道大院儿里跑进跑出的,就没见他们谁考出个大学来继东可好,自己去读大学,老婆也读大学好好好,好好学知识,将来对国家有用着呢”

“思嘉是读的北大吧”有一个特别文雅的阿姨笑眯眯的“真好这可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继东啊,你这是给思嘉压过去了呀你心里怎么想的”

这显然是开玩笑的意思。

孙继东不说话,倒是孙妈道“亏你还是个有学问的,说出这样的话来这都新中国多少年了,谁说咱们女的就得比丈夫差一些再者说了思嘉和继东结婚了那就是一家人,都是咱们家的,干什么分那么清”

说到这里,孙妈都有些合不拢嘴了“思嘉读北京大学呢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老孙家几辈子不是读书人的,居然能出个北大的大学生”

“漫说是北京大学了他老孙家就没出过大学生”一个和孙正道特别熟的老头哼哼了两声,似乎是有些不服气的样子。

孙正道此时也高兴,当即呛回去“净说老祖宗的风光是没意思的,得看儿孙继东和思嘉读大学这才是本事,你家有吗”

孙正道是真的高兴,儿子儿媳考上大学的事情最近在他的圈子里已经传的无人不知了。就前几天,还有老首长公开表扬他,说他对儿女的教育工作做的很好,为国家培养了人才特别是听说儿媳是北京大学的,那更是高看一眼。

有一些战友还偷偷问他能不能把儿子儿媳用过的资料什么的借给他们谁家没个想考大学的孩子呢,就算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