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1 / 4)

“快快快让让, 让咱们看看新娘”院儿里很热闹, 到处都是大小声。

杨雪燕嫁人了, 嫁的还是同一胡同里的人家,热闹是不小的这个时候没有豪华的结婚酒席, 也没有浪漫的婚礼仪式,新郎新娘不见得能穿上新衣服, 甚至就连婚礼本身的气氛也不可能像几十年后那样想怎样就怎样。

但婚礼到底是值得庆祝的喜事, 总是和平常不一样。

大家趁着这个机会凑到一起, 弄出了欢乐的氛围。

毛思嘉倒是没怎么参与进这次的婚礼,主要是她和杨雪燕的关系太糟糕了她又不是那种能假装太平的人。杨雪燕结婚,他家是邻居,肯定是要参加、要送礼的, 但也就是这样了陈嫣甚至以工作忙为名,晚上的婚礼节目都没参加。

说是婚礼节目, 也不过就是大家陪着新人乐一乐, 让新人讲讲处对象的故事, 捉弄捉弄新人而已。但这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很有意思的事了, 还是因为这个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

毛思嘉第二天就要出去带团, 三天之后回家, 也正好轮休一天,这才真正见到了嫁了人的杨雪燕这个时候很多旧习俗都被铲除了,但总有一些民间习俗牢固地坚持了下来,比如回门。

杨家的回门宴还是比较丰盛的,姑爷和嫁出去的姑娘都是贵客, 这也算是体现了这一点首都受满族影响还是很大的,满族重视姑奶奶也是出名的,在清朝时还有北方姑大,南方舅大的说法呢

毛思嘉有点儿好奇,还多看了几眼主要是和杨雪燕掐了这么多年,当年那么小的孩子居然就变成已婚妇女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太对的样子。大概是杨雪燕在她这里恶毒小姑娘的人设太牢固了,以至于这个时候会觉得欧欧西。

不得不说,跟着新婚丈夫走进院儿里的杨雪燕真的挺娇羞的。

e果然,人都是很复杂的。

杨家热情地招呼着姑爷和姑娘,顺便想着杨雪梅也能早点儿嫁人就好了不是因为想要聘礼,这个时候不兴聘礼,至少表面上不兴。反正杨家又不穷,是不会吸女儿的血养家的。只是家里实在是太小了,少了个人对大家都比较好。

如今杨家还有一个儿子没结婚呢,据说他家的住房情况反映到了单位总之等他结婚的时候,应该是能分到房子的。

这样一来,家里的住房情况或许仍称不上多好,至少会比现在强点儿

当然了,这也就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别人不知道,毛思嘉还会不知道杨家杨雪燕这一代是陆陆续续有了安排,可接下来一代呢结了婚就要生孩子,杨家老大和老二的孩子陆陆续续都生下来了。这年头又没有计划生育,避孕措施都是极少数人才会有的,这个年龄段的夫妻正是生育高峰

杨家的住房条件其实没什么机会变好了。

买房

离改革开放确实只有几年了,但并不是一改革开放就所有事情大变样的。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这个变化是渐变的,很多六七十年代的东西之后还延续了很多年呢就比如说各种票券,都是一样一样消失,好像直到九十年代才彻底废除。

所以真的要买房,那都是八十年代的事了。而且一开始肯定只有特别有钱有见识的一小撮人才想到自己去买房,毕竟绝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了单位分房。自己买房什么的,总觉得不太安全。

会不会有人把房子收回去会不会犯政治错误会不会需要忧虑的事太多了,很多都是几十年后的人很难想到的。

真再等一些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就一二十年了又是一代人。那个时候就算能买房那又怎样呢孩子们都大了,那种生活空间狭小地让人窒息的生活已经过了半辈子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一个个都成家了。”杨雪燕的爸爸在院儿里和毛爸聊天,给毛爸递了一支烟“咱们做爹妈的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对了,你家思嘉和她对象处了有一阵了吧不能一直这样处着吧”

毛爸接了烟,手上摸着却没有点,听了这话也只是笑笑“肯定是有计划的,但也不能仓促小孙那边儿一个星期以前就上门说过了,说是咱们两边大人见个面,商量商量俩孩子的事儿。”

“哟这也算是好事将近了啊”杨雪燕父亲连忙道恭喜。确实,按照这个时候的习惯来说,都到两方父母见面了,那肯定是差不多了。不出什么意外,男女双方是肯定要结婚的。

两家大人约在了西单的同和居见面,同和居也是这个时候北境数的着的大饭店,规格是足够的,说明了两家人的重视。

确实很重视,毛家是一家三口,孙家则是能来的都来了孙家老大孙向北人在大西北呢,肯定没法来。还有小女儿孙西西,人在外地文工团,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回北京。但孙正道夫妻、孙胜男、孙继东、孙卫南,这都都到了。

孙胜男就坐在毛思嘉对面,再三打量自己这个兄弟媳妇。说来也是巧,毛思嘉之前是去过孙家几次的,但每次都没遇上孙胜男。至于毛思嘉在孙继东那里的照片,孙继东肯定不会给人看,这就造成了这是她第一次见毛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