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 / 4)

“听说是之前以为分房十拿九稳了, 准备年底结婚的,所以年轻人嘛结果没想到分房不成了人家姑娘现在怀孕了, 未婚先孕,工作的厂子不得通报批评啊所以哪怕是没房子, 也只能先商量着结婚了”

大姐这番话让毛思嘉立刻有了惊掉下巴的感觉

这个操作可以啊挺时髦的, 都会先上车后补票来。

再想想, 毛思嘉又觉得不对劲来,皱了皱眉头“这样不太好吧结婚说的容易,怎么住呢难道去人姑娘家里住再者说了, 年轻人如果不趁着结婚的档口申请分房, 以后再想申请分房就麻烦来”

这并不是毛思嘉胡说的, 是真的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轻人结婚想分房, 这属于理由正当, 如果家里住房确实困难, 那就更正当了领导也不可能对这种情况视若无睹的。

但是, 如果已经结婚了呢在自身对厂子并没有特殊的前提下, 过了结婚这个当口还想分房, 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不免上升好几个等级再申请房子, 领导指挥让你谦让等着结婚的同志

反正你已经结婚了,老婆还能跑了不成几十年后会,但在这个年代,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再者说了,既然你没分房都顺利结婚了, 那就说明你家的住房情况没有困难到那个程度之前能够克服困难,怎么这会儿不能了得把房子先分给最需要的、实在克服不了困难的同志才对啊

至于解释他之所以能够没分房的情况下结婚这要怎么解释未婚先孕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弄的严重了,甚至要极大影响前途的

这个时候再去闹都闹不起来,因为人民群众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作为单身汉,想要一个可以过夫妻生活的婚房,这能够得到广大厂子职工的同情加支持。可要是一个已经结婚的,大家就没办法当他是阶级兄弟了。

他只是一个来和大家竞争分房资源的对手而已。

这个时候结婚,确实能解眼前的燃眉之急但背后对应的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焦头烂额以杨家越来越挤得生活空间来说,这是无法不去面对的困境。

杨家都几口人了挤在两间倒座里,说实在的,那样的环境连喘口气都觉得难

“这样行吗”毛思嘉真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因为无论怎么选,感觉都不太好。

大姐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只是说“不这样能怎么样再不结婚,肚子就要鼓起来了”

这个时候打胎可不容易,几十年后人流的小广告贴的到处都是。人流这件事,只要自己心里那道坎过得去,别的障碍几乎不存在这个时候则不然,一个未婚女子去人流开玩笑呢

或许也有未婚女子能够不声不响地人流吧,但那是极少数了估计和大夫通着关系。现在的情况就是,这家姑娘估计没什么医院里的亲戚,想要不声不响地流掉孩子都做不到

就这时,杨家客厅里说话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毛思嘉站在自家屋檐下都听到了。

“你们就是做梦就仗着这么点儿事欺负人我告诉你们,想好处占尽,白白骗我家这么一个大闺女没那么容易大不了一拍两散,我家养着闺女一辈子到时候我还要去你家老二单位去闹,让领导评评理,还管不管了我家闺女名声没了,你家这个小流氓也别想好”

然后就是那姑娘一家气呼呼地往外走,姑娘也跟着出来了。后面还有杨家老二追着,似乎想留一留,但最后也没留住,让人当着面走了。

“嘿谈崩了”大姐感叹了一句。

毛思嘉转天和孙继东出去玩儿的时候说起了这件事,当然她对这绯闻只是一笔带过,这到底是别人的私事,太八卦了总觉得不好她也不想让孙继东觉得自己就是个长舌妇她也是要形象的

她主要说的是分房的事。

“现在分房可真难啊杨家的屋子住着已经很挤了,但看看我家在的胡同,像他家那么挤的还不在少数这可真是”毛思嘉以前觉得房价起飞的时代很不好,但现在想想,也比这个说是免费分房的年代要强

唔至少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座超级都市是这样毛思嘉也是从毛爸那里听说的,上海的住房情况并不比北京轻松。至于其他的城市,大抵是好一些的,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具体看就是了。

不过总体而言人均居住面积都很不乐观,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北京和上海,这一个政治中心、一个经济中心,表现的格外严重而已。

“前段时间我看报纸上说,北京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11个平方,实在是太吓人了。”毛思嘉说着自己都摇头。

这个数字已经很可怕了,典型的五口之家,父母和三个子女就住二十个平方放在几十年后,恐怕会觉得要挤死了吧不会觉得连腿脚都伸展不开,走在家里随时要和其他的家庭成员碰着吗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还不是最糟的数字必须得考虑到,不少在二环外建立的宿舍区,就是各个部委、高校、军队的家属区。这些宿舍是建国之后新修的,用以容纳建国后新涌入北京城的领导班子以及他们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