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夏天相对南方来说要好一点儿, 大概是纬度相对较高的原因, 此时的首都, 夏天的气温也常年维持在二十六七度左右这比毛思嘉经历的南方小城夏天要舒服的多, 也比她在北京旅游的时候感受过的夏天要舒服。
曾经暑假北京旅游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 夏天挺舒服的。不用开空调睡在窗旁, 一点儿不燥热, 甚至连电风扇都不用白天看着太阳大, 但也没有南方夏天那种要热坏了的感觉。
这个时代, 城市里没有那么多人口, 排放更是低得多, 热岛效应低, 这种感觉只会更明显。
也正是因为这样, 在这个时候没有空调用,房子也憋闷,毛思嘉也不会觉得特别难熬
毛思嘉家里算是条件很好的了,还有一台老式电风扇, 是华生牌的。铸铁材质, 特别重,有一种这个年代工业品的敦实感, 让人一看就觉得能用很多年的样子。平常只有在夏天家里来客的时候使用, 再就是天气最热的那几天睡觉的时候吹。
这主要是毛爸毛妈的房间使用,因为他们的房间比毛思嘉要闷一些。
虽然首都的夏天没有那么炎热,但夏天带给毛思嘉的快乐却不会变夏天吃冰激凌和游泳,都是她非常喜欢的每年夏天放暑假了, 她的日常活动就围绕这两项展开。
“冰棍儿小豆、红果、奶油、巧克力”
刚刚和于欣一起游泳回胡同的毛思嘉一下就挪不动脚了。
对于这个时候的北京孩子来说,冬天是滑冰的季节,夏天就是游泳的季节因为有领导人游泳渡长江的例子,游泳这项运动一向被认为是非常健康的,推广力度也很大,证据就是很多中小学都有游泳课程,想办法为学生学游泳方便。
毛思嘉和于欣和这个时候的普通北京孩子没什么两样,都有自己的游泳证,暑假里就想办法凭游泳证去买票进游泳池。
于欣爸爸是政府科员,虽然只是个小科员,那也是北京的公务员背靠的是国家部门。他们有自己的大院儿,大院儿占地面积大,往往会修筑许多设施,形同一个自治小城。
像是外面难买票的游泳池,这里也有
于欣爸爸是个小科员,没在大院儿分到房子,现在住的还是于欣妈妈当老师学校里分配的房子。但是他确实是部门内的人员,想要给孩子搞到去部门大院儿游泳池游泳的便利,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和自己住大院的同事说一声就行了。
因为这里的泳池本来就对家属开放,连钱都不用花毛思嘉属于那个被捎带的。
放暑假之后毛思嘉几乎每天都要和于欣一起去游泳。
游泳回来要一支冰棍儿,真是惬意毛思嘉和于欣就手挽着手站在卖冰棍儿的老奶奶身前,和胡同里的孩子一起挑冰棍儿。
一到夏天,北京城有冰柜的地方就开始卖冰棍儿。这个时候专门的冷饮店不多,主要是依托一些比较大型的副食品店不过要说最深入人民群众的,果然还得是冰棍车
大约就是一个木头箱子,外面包裹着棉被之类的东西保温,里面用不同容器放着各种品种的冰棍。木头箱子是带小滚轮的,可以推着走,这就是冰棍车。
这些小小的冰棍车穿梭在胡同巷子里、大院儿里,冰棍存不了多久就要化也不用担心化掉,因为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化掉之前准能卖完
在这个冰柜稀少,以至于买冰棍不容易的时代,冰棍车极大方便了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夏天
“我要巧克力的”于欣递了五分钱过去。
毛思嘉想买那种一毛五的纸碗冰淇淋,只可惜没有,只能拿了一个五分钱的奶油冰棍。
这种冰棍车都是小本生意,最怕的就是冰棍要化了,还没有卖完那样的话就得赔本以求快速出货,不然的话冰棍就很可能砸在手里,真正血本无归了。为了保险起见,推冰棍车的小贩几乎只进三分和五分的冰棍,其中又尽量多的是三分的,五分的很少拿货。
别看就两分钱的差别,对于这个时候的孩子来说可不是小钱
有冰棍吃就不错了,很多人也不会想要多花钱买更好的
毛思嘉拿冰棍的时候,杨雪燕也从院儿里出来了。她一看毛思嘉就知道,她是和于欣游泳回来了不同于毛思嘉,这个暑假她几乎是大门不出,只有早上会出门买菜。
一个是因为她嫂子怀孕了,妈又有工作,正好她放暑假了,很多家务活就落到了她这个家里最大的女孩儿身上。有这些家务活拖着,她想出门也出不成。
另一个就是她想要把自己捂白,她皮肤黑其实也不能说黑,只能说就是普通肤色。这个时候的女孩子,户外活动比男生少很多,但还是比几十年后的女生要多。再加上没有防晒措施,别说防晒霜了,就连遮阳伞都有,正常的肤色就比后世普通女孩儿要黑。
审美这种东西肯定是有时代差异的,但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以白为美,这个时候也不例外。
因为是夏天,毛思嘉露出了两条胳膊,拿冰棍的时候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