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再惨胜一仗(1 / 3)

赵清漪多耽误了两天, 帮着手上人员紧张的司徒维处理洪门内务。

这时司徒维的几个亲信也都真心信服于她,她帮忙理账,带着人员安排产业转移, 下头都没有人有异样声音。

终于等洪门在江海的重要产业也都有了安排后,还有去各地护送一批批的学生去蜀中的兄弟陆续回来。

两人也能整出一个连的精锐的人来, 因为这几年,司徒维因为支援东北游击并且有门收拢了不少当年东北散兵,洪门的兄弟很多比一般的果军新兵可有素养多了。

这晚夫妻俩难得恩爱半夜方歇,她如慵懒的小猫睡在他怀里, 轻笑“今夜贪欢, 不要明天去前线没有力气了。”

司徒维说“是你没有力气吧。”

赵清漪抚着他俊朗的脸,喃喃“你有没有后悔娶我”

他凤目流转“是挺后悔的,当时比较天真。我想我不巴巴的求婚,追你追得这么辛苦, 你应该会倒贴我。天上会掉媳妇, 还那么辛苦娶媳妇干嘛”

赵清漪微嗔,又在他身上挑逗,他正血气方刚哪里把持得住,拉过被子再就地正法。

“哎呀,明天没有力气扛枪”

“多吃饭就有力气了。”

“想豆豆了。”

“现在想我就好了。”

“”

“老婆, 你最近”

“你有没有常识那是哺乳期”

“我还是喜欢你这样。”

“我”

翌日上午整好一切, 两人带着七十多位自愿抗战的洪门弟兄赶往前线,还有些洪门弟兄不是战术素质不过关,就是另有任务。

洪门的资产差不多也运走了, 他们也没有了汽车、卡车,多是骑自行车前往,六辆三轮摩托都是运弹掷弹筒的弹药用的。现在的行军,普通士兵多是步行,有自行车和摩托车已经很奢侈了。

赵清漪就骑着一辆摩托,车技了得,让洪门兄弟不得不服这个大嫂。

但是赵清漪这时却心不在焉。

她想着他们全是洪门兄弟,而她的兴民党现在能抗战的人有限,他们多是文人出身。她现在是光个儿头子,只能和他们一起。

她觉得司徒维就算没有什么记忆,也没有上过真正的军校,他作为帮派中人不声不响积累了这样的实力,带出这样的队伍,也不愧是他的转世。

倒是蜀中的人,倒有不少农家子弟和市井中进步思想的袍哥是预备党员。

一路上,如果遇上果军,他们自己都很忙碌或者重伤,知道他们是支援抗战的,都没有怎么拦他们。

这时与上一次他们支援激战已经过去八天了,第15集团军8月中旬组建,现下辖第18军、第39军、第74军正在副司令罗将军原第18军军长的指挥下为克复罗d,与敌激战。

他们到了在之前进不去的司令部前,警卫队却马上去禀告罗将军,不一会儿,罗将军就招他们进去了。

罗将军亲切招待了他们,听说他们带着七十几个人想上前线去,不由得感动。

不过他们15集团军数万人,整个江海都有百万部队,七十几个人在这样的大战役面前并没有多少作用。

罗将军语重心长地说“司徒兄弟和赵女士都是国之栋梁之材,此时若保得有用之身,再为抗战事业做贡献更合算。此时日军加兵,前方更加激烈,枪炮无眼。”

司徒维叹道“若说国之栋梁,前方浴血奋战的兄弟哪一个不是一身忠胆,何独我二人乎我们夫妻到了将军帐下,若有合适的任务,我们定然听调。”

罗将军却让人叫来了蔡将军,这位本该牺牲的将军,现在手上只有几十人,却也没有到后方去,已升任第15集团军副参谋长。

罗将军觉得他们是老搭档,他现在指挥前线战事太忙,这么一支七十几人的部队,他真不知道调他们去哪里。

他们也不能打扰罗将军太久,就跟蔡将军出了司令营房。

蔡将军道“本来金陵是想把我调过去的,但我自愿留在这里,只要司令有用到我的地方,我都能上。”

赵清漪深谙人性,所以对蔡将军越发佩服。想想那位汪先生,也曾“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是真的面对过死亡后,他人性中的懦弱和投降主义反而彻底爆发出来。

蔡将军可以拿着战绩前去金陵,马上升官发财却愿留在前线,这股军人的毅志,才是难得之极的。

眼见天色暗下来,蔡将军带着他们一起和司令部的警卫部队一起简陋地吃了饭,才道“夜晚终于来了。”

赵清漪明白,现在飞机夜晚无法开出来的,而舰炮在夜晚也打不准,日军的火力优势没有这么大。这时候往往是果军疯狂的发动对日军的袭击的时候。

司徒维就再次向蔡将军请示,听说第11师还在前线,也是碰过面的,不如现在让他们去协助第11师作战。

蔡将军知道他们的战斗能力,也许在晚上夜袭鬼子还真能痛快打一仗,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