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1 / 2)

五百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当今,大明官员的俸禄都不高,就算是国公府这样的门地,国公爷们的俸禄也不过是仅仅能够维持日常开销。

好在还有陛下的封赏、田地庄子的收入,倒是不至于过的太过紧巴。

徐达除了是魏国公,还身兼数职,有着太傅、太子少傅、参军国事等职务,这样一来,俸禄就多一些,不过也多不到哪里去,仅仅能让府中过的阔绰一些。

魏国公府平时的人情往来,积蓄,还有别的大花项,主要都是靠着圣上封赏给徐达的那些田地庄子。

徐琳琅的月钱是十五两,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十五两已足够一家几口人半年的吃用。

可是对于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来说,不过是手上的零钱罢了。

应天府有头有脸的贵人,随便哪一个,头上身上的首饰,便上了几十两上百两的价钱,出门做客的衣裳,也是动辄便超出了几十两。

普通的有钱人家的小姐确是指着月钱过活,可是对于应天府内的公侯府的小姐们来说,月钱不过是个形式罢了。

几位国公家的小姐们名下,都是有些田地铺子的,有了田地铺子的收入这才能支撑得住姑娘们的花用。

徐琳琅自然也是有庄子铺子的。

在徐琳琅还没来应天府的时候,徐达本就将南市街最繁华的南市街上的三处铺子分给了徐琳琅。

除此之外,还有城郊的一处田庄。

谢氏是魏国公府的当家主母,这种分庄子铺子的事情,自然都是该由谢氏出面打理,所以,徐琳琅的这些田契地契房契都在谢氏处,由当家主母谢氏代为打理。

徐琳琅来了应天府的这两个月,谢氏收着徐琳琅那几间铺子的租金和庄子的租子,每月能有二百大几十两的进项。

按理来说,本该徐琳琅一入府,谢氏便将这些田地铺子都交给徐琳琅。

谢氏却牢牢将徐琳琅的田地铺子捏在手里,也不提将铺子田地给徐琳琅,更不提将租子给徐琳琅。

徐达心里只有打仗练兵,本就不够重视这些庶务,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件事情。

谢氏也装着忘了的样子,再不提此事一句。

谢氏的母家是前朝旧贵,皇上建立大明之后,极为重视谢家,可是谢氏的父亲谢再兴却偏偏犯了事儿,招了皇上厌弃,谢家就此败落。

谢家一向都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之家,一朝败落,日子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不过好在,谢家生了两个好女儿。

谢家的两个女儿,大谢氏和小谢氏都嫁得好,二人都牟足了劲头贴补娘家,因此,谢家虽然败落,却也依然维持着富贵。

甚至于,谢氏的亲娘日常的穿戴比徐老夫人都华贵好几倍不止。

上一世,徐琳琅没有来应天府之时,谢氏便从公账上、徐锦芙、徐锦薇和徐增寿的账上克扣银子贴补娘家。

徐达把给徐琳琅分了田地庄子以后,谢氏便用徐琳琅的银子贴补娘家了。

谢氏牢牢攥着徐琳琅的田地铺子,每当徐琳琅有什么花用,只得去谢氏处要银子。

谢氏从不会轻而易举的将银子给了徐琳琅,总是要为难阻拦一番,徐琳琅要不上钱是常事。

徐琳琅若是向谢氏要银子,谢氏总是以若给徐琳琅太多银子徐琳琅会染上不好的习性和徐琳琅要置办的东西物品本无用为由驳回徐琳琅的请求。

这般下来,徐琳琅在这国公府内唯一的进账,便是那每月的十五两,随便买个笔墨纸砚,随便买个能穿戴在人前的衣裳首饰,便剩不下几个子儿了。

实在没办法,徐琳琅便动用了张氏给她留下的五千两私房。

徐达被封了国公的这些年,每年都给张氏母女五百两银子。

为此,谢氏几乎要将牙咬碎了,却不得不装大度。

徐达每年给张氏五百两,六年时间,张氏却存了五千两,这其中自然有缘由。

张氏出了银子,与她娘家的弟弟在县里开了处酒楼。

张氏的弟弟弟妹,也就是徐琳琅的舅舅和舅母,二人极会做生意,很快就将留仙楼开成了濠州最大的酒楼。

张氏只出了银子,但是从未参与酒楼的经营,当今,世人轻视商人,张氏自然不能让人起了她做生意的怀疑,从而给徐达了徐琳琅抹黑。

所以,留仙楼的一切都是徐琳琅的舅舅舅母在打理了。

张氏为避人耳目,一直都和徐琳琅住徐达在乡里给置办的老宅子里。

留仙楼进账不少,张氏和张氏的弟弟各分一半,就算如此,张氏每年也能收不少银子

六年下来,张氏便存下了五千两银子。

有了银子,张氏行事也方便,给徐琳琅寻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刺绣女红的师傅,都是极为出色的师傅,并不比旁的“五玉”的师傅差。

也正是因为银子宽裕,张氏也能轻易的就将濠州这边的实际消息瞒的死死的,让探子给谢氏这边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