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 161 章(4 / 5)

还恍恍惚惚。

所以他之前是在装病还是真病

要么闷在庄子上不冒头,一冒头就要搞出大事,让人很难不怀疑。刚走出宫门,凯音布突然想起胤祜当年称病之事,只知道他病了,连他生了什么病都不知道。

现在想想就假得很

钦天监推算吉日需要时间,龙袍可以先赶制,宫里先忙了起来。最忙的是礼部,大清开国以来还没有禅位的先例,太子的登基大典他们要一再商量,最后还要康熙过目。

过了两天,钦天监才推算出吉日,就在两个月后。

两个月内要筹备好太子的登基大典,胤祜也跟着忙进忙出,远在福建的大阿哥被康熙一道圣旨召了回来。

康熙禅位,太子登基,大阿哥还狠狠地松了口气。

尘埃落定,他也能喘口气了。

时间过很快,就到了胤礽的登基大典。

礼部拟的年号根本没用上,他的年号是康熙给他立的。

景和。

前一个字是康熙对胤礽和大清的期许,后一个字则是劝诫,希望他将“和”字放在心上,别只有杀戮。

景和帝顺利登基,尊康熙为太上皇,皇后被尊为太上皇后,原本的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宫妃们也升了个辈分。

登基后,景和帝又陷入了一段忙碌。

长辈都封了,就连到一群兄弟了,从大阿哥到九阿哥胤禩,都封了郡王,胤禟他们三个小的封了贝勒。

胤祜已经封无可封,就只有食双俸了,又得了个免跪特权。

康熙都看在眼里,登基后依然善待,是他养出来的儿子。

该封赏的都封赏了,其他兄弟也识趣,除了胤祜去了庄子上,其他人结伴去乾清宫求见,主动提起改名。

礼部拟了几个字。

一群兄弟商量过后,选了个“允”字。

这不,才一起到了景和帝面前。

景和帝盯着一群兄弟看了许久,最后摇头否定了。

其他兄弟不用改名,依然是个“胤”,出乎意料的是景和帝改了自己的名字,从胤礽改为了承礽。

一群兄弟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康熙也以为景和帝是体恤兄弟,所以宁可自己改名,对景和帝他就更放心了,养老的日子也不插手朝堂上的事了。

景和帝改名,只有一个人懂太上皇后。

改名的消息传到后宫,太上皇后泪洒当场,红玉等人还不明所以,想劝自家主子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中午,景和帝来到钟粹宫。

太上皇后的眼眶依然泛红,景和帝一撩衣袍,重重地跪在她面前,吓得红玉等人赶紧退了出去,并关上了门。

景和帝伏在她膝头,眼里也有了几分泪意。

他低声道“哥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皇额娘是为了哥哥好,也是为了儿子好。这个世间没有哥哥的痕迹,不过没关系,儿子会帮皇额娘记着哥哥,皇额娘也不用再心痛了。”

太上皇后的泪水再次涌了出来。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想孩子生下来受罪,她早期一直注意避孕,没有让承祜看看这个世界。

不遗憾肯定是假的。

多少个午夜梦回,她都在后悔自己没有赌一把。

“不心痛了你和小六都好好,就什么都好。”

“儿子和弟弟肯定会好好的”

其他人根本不懂,都以为景和帝改名是为了体恤兄弟。

只有他们母子二人明白,他是想自己从未忘记过亲哥哥,尽管他无缘跟亲哥哥相见,却有将他放在了心上。

景和帝登基之后,就是一阵大刀阔斧的改革。

一群兄弟该用上的,他毫不手软,全部拉去当苦力了。

漏网之鱼胤祜依然在庄子上种地。

不出众人所料,胤祜在民间的声望好到爆,又是有机肥又是新粮种,这位嘉亲王是实打实的为民着想。

从这年起,他在民间多了个名字神农王爷。

嗐胤祜听之后还很羞耻,他有后世的资料,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神农二字他担不起,也不敢担。

胤祜一直不肯承认这个名字。

民间依然叫这个名字叫了他一世,没让康熙失望,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史书里留下厚重的一笔。

作者有话要说结局一直不知道怎么结,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完结一个文。

为了写这个结局,掉了头发大把地掉,心好痛,再加上临近过年有家长buff,每天被抓去干活,心力交瘁。

正文就到这里了,还有一章番外。

感谢在2021013015:39:132021020511:5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越越爸爸、星海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白312瓶;豆酱300瓶;su200瓶;喵呜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