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后是什么光景,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他本人还是很愿意相信太子。
康熙看向他的视线里多了几分探究。
“拿前程换一个追封妃位”
“求皇阿玛成全儿臣的一片孝心”
“你的孝心只针对纳喇氏一人你置朕于何地”
“额娘只有儿臣一个孩子,她的荣辱只有儿子能给她挣。皇阿玛有十几个儿女,不缺儿臣这一份孝心。”
康熙抄起一本折子就砸到他头上,质问道“当着朕的面自认不教,你真以为朕舍不得你这个儿子”
大贝勒被不躲不闪,被砸中额头,也未见他眨下眼睛。
“儿臣绝无此意,说的都是真心话。皇阿玛儿女众多,孝顺的孩子也多,儿臣是不如弟弟妹妹们孝顺”
“好,好一个不孝子”
对于这个长子,康熙以前也看重过,若不是纳喇氏总是不安分,今年大儿子的郡王爵位肯定跑不掉。
话又说回来,他愿意拿前程换一个封妃,没道理不成全他。
“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不忠不孝,屡次违抗君命。革去贝勒爵位等纳喇氏丧事过后,闭门思过半年”
被革爵,也意味着康熙答应了。
大阿哥那番话到底了激怒了他,给大阿哥盖了个不忠不孝的章,这辈子都摘不掉这顶帽子了。
他再次磕了个头,“谢皇阿玛成全儿臣告退”
大阿哥走后,康熙又下旨追封纳喇氏为妃,封号为“恪”,很刻薄的一个封号,又将丧仪提升为妃位规格。
启祥宫里。
大福晋捂着脸失声痛哭。
恨纳喇氏死了还要害儿子,又恨大阿哥只顾着纳喇氏,从来没有为孩子考虑过,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
他说全家搬去天津,她不会去了。
她是真的冷了心。
他可以不要自己的前程,但她在意弘昱,不能让弘昱走他的老路,她一定要留在京城,让弘昱在宫里读书
夫妻二人离了心,可说起来,他们都没有错。
大阿哥想尽孝心没错,大福晋为孩子考虑也没做错。
皇后听闻了,也忍不住唏嘘“纳喇氏有个好儿子,就是苦了大福晋和几个孩子,短时间里抬不起头了。”
昨天才回来,宫权还没交接。
出了这档子事,皇后更不愿意沾手了,声称自己前段时间大悲大喜伤了身子,要休段时间,让荣妃和安妃继续管着。
那两人岂会不懂
也只能她们去打理恪妃的丧事了。
胤祜和一群兄弟一起去的,他出身高,爵位也高,省了很多麻烦事,在灵堂里上了柱香,又安慰了大阿哥几句。
然后,在几位羡慕的目光里走了。
胤俄没呆多久也走了,他是贵妃之子,也不用太给面子。
留下胤祹可怜巴巴的,但也跪心甘情愿。
昨天他在说大阿哥的坏话,今天大阿哥敢豁出去为纳喇氏求追封,胤祹也对他刮目相看,敬他是条汉子。
就当为自己说过的坏话赎罪了
胤祈就很不开心了,纳喇氏一死,他的婚期就要推迟了,就很暴躁,这种暴躁情绪持续到丧期结束。
他赶紧去求康熙,希望在年内成婚。
结果被康熙驳回去了,胤祈排行第七,比胤祜还小一点,他和胤祐的婚事早就定下来了,都在胤祜前头。
胤祈的婚期被这样一耽搁,却让康熙的心思活络起来了。
让弟弟在哥哥前面成婚,将哥哥的颜面置于何地正好借着他们要给恪妃守孝,把婚期挪一挪。
康熙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又把胤祜抓了过来。
“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娶个什么样的福晋你现在说清楚,皇阿玛还能帮你重新找人。你不说的话,给你指谁就是谁了,你到时候闹腾也没用。你自己想清楚再开口”
他的神情太认真,胤祜也不敢糊弄了。
万一给他娶个不喜欢的媳妇,那不是害了自己一辈子
胤祜想了想,才说“长相要正常水准以上,毕竟我长得好看,她不能跟我差太多,不然我太吃亏了。”
康熙点头,“可”
“其次她和她娘家都要明事理。最好是人丁单薄的家庭,若是娘家人太多了,我光是认人就得眼花。”
康熙瞪他“人丁单薄的家庭又怎么好生养”
胤祜“我有便宜儿子了,娶个福晋是让皇阿玛安心,又不是为了生孩子。另外,希望她娘家家风清正。”
康熙不吭声了,神情冷漠地望着他。
胤祜又继续说“再一个嘛就是性子了。不太能死板,也不能太跳脱,更不能太张狂。她娘家最好别有什么野心,大家吃吃喝喝开开心心的过一辈子,不挺好的吗”
“对了,千万不要给我找什么才女,我是个俗人,没什么才气,若是找个才女,我也没法陪她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