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 123 章(4 / 7)

官员得了个好名声。

原来背后的水那么深

难怪詹事府要写上一纸规矩,正是为了避免世人被贪官污吏所蒙蔽,明明是一帮蛀虫,却让他们赚了个好名声。

嗨呀,真的好气

想到自己被蒙骗过,还夸赞过那些贪官污吏,就越想越气

瓜还没吃完,两个瓜农又种出一地的巨瓜。

捧哏李兄一脸愤然,唾弃道“国库的银子是大清之本,这帮蛀虫将大清之本蛀空了怪不得太子爷的门人会出来做生意,还听闻当年建威海水师都是太子爷私下掏的腰包”

“太子爷自掏腰包,铁定是国库没有银子了呗”

“我三姑的二表舅的堂侄的表侄孙是威海水师的一个小兵,听他传来的消息,连战船都是太子爷自掏腰包”

“所以,太子爷卖玻璃是为了养威海水师”

“这帮蛀虫不死,大清危矣”

最后这句有点演过头了,铺子里的护卫指着二人怒声斥道“你们二人不可胡言,大清必将千秋万代”

两个托混在人群里,然后跑路了。

留下的吃瓜群众们手里的瓜掉了一地,都快傻了。

天啦,这是什么惊天巨闻

那些贪官污吏掏空了国库,逼得当朝太子做生意建水师、养一支水师,甚至连战船都要他掏腰包

这个瓜远比胤祜体弱的瓜要香甜。

胤祜瞬间成了过气瓜农。

贪官污吏在任何时代都是最拉仇恨的存在,极易引起民愤。

普通的贪官已经很遭恨了,对国库下手更是忍无可忍。何况他们还掏空了国库,建水师这种国家大事都拿不出银子了,国库已经被他们蛀空了

可见这群蛀虫有多可恨

现场的群众赶紧闹了起来,逼问铺子里的护卫和大掌柜。

“掏空国库的蛀虫究竟有谁”

“请将他们的大名写在白纸上,铺子里的各位请放心,我们都是斯文人,没有任何恶意,也做不出蛮横的事,不会去他们家闹事。最多给他们写个挽联,送到他们家聊表心意”

大掌柜心道都要给人家送挽联了,还叫没有恶意

恶意满满还叫聊表心意,说得比唱得还要好听。

大掌柜朝人群拱了拱手,在火上浇了一桶热油。

“对不住各位,我上有老下有小,实在不敢得罪那些贵人。还望各位多多包容,多关注一下詹事府新出的怀表和座钟”

听听这话,那些贪官污吏着实可恨,这是詹事府的铺子,大掌柜是太子的门人,还要担心被他们报复

现场的呼声越来越高。

“写名单吧,我们都在等”

“快写名单”

“写名单”

“写名单”

“”

现场的人越聚越多,后来的人不明所以,就有吃完整个瓜的热心群众给他们科普,后来的人马上就炸了。

眼看着场面即将失控,铺子里的人纷纷对视。

还能怎么着赶紧关门啊

吃完了整个瓜,又有托混在人群里控场,现场的人在气愤也不敢砸詹事府的铺子,毕竟那帮蛀虫与太子无关。

在蛀虫的衬托下,太子真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太子。

不不对,他们没资格跟太子相提并论

事情闹得太大,还传到宫里惊动了康熙。

命九门提督凯音布去维护秩序,民愤待平,不可强行镇压,以免百姓暴动,另让丰台大营随时待命。

之前还说得好好的,五年前詹事府造出玻璃,太子虽然提及国库欠银,但他的态度很平和,也只是私下限制。

还有上回跟四阿哥将欠银数目呈到御前,四阿哥的模样有些气愤,太子心态很稳,也是他安抚了四阿哥。

才短短一个多月,怎就行事这般激进

突然对群臣发难,让百姓躁动不动,事情闹得那么大,他有想过如何收场吗那些官员该有多恨他

康熙气那些官员不争气,也气太子不计后果。

可还是要替他收拾烂摊子。

今日是皇后千秋,没有大办,但太子和众多皇子都在钟粹宫给皇后贺寿,康熙不好在皇后寿宴上教训太子。

他沉着脸道“魏珠,去钟粹宫将太子找来”

魏珠窥了眼他的脸色,赶紧俯身道“奴才领命”

钟粹宫里热热闹闹的,几位搞事的皇子消息没有康熙那么灵通,还不知道宫外引起了民愤,都在嘻嘻哈哈的笑。

魏珠过来找人,几个搞事的皇子心里一突。

太子给了他们个安抚的眼神,“哥哥去去就回。”

大阿哥不在,他是最大的哥哥,剩下的全是弟弟。

几个弟弟瞬间安心了。

他们是安心了,康熙憋了一肚子火要发,等太子一进殿中,魏珠立刻对殿中的奴才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出去。

顺便将门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