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军“嗯。”到9月份才读四年级的林三军,口头表达的非常清晰,简直是完胜要读初二的林大军。
半个小时后,林三军把这半年来养猪崽的情况汇报完毕。
程社长、书记以及后面来的杨主任都傻眼了,这养猪还要阉割,是男人都觉得下面凉飕飕的。
而且,也不得不说一声林依依的仔细,因为阉割的猪比较特别,所以她找了村里的医生每个月查看情况。所以说,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付出了耐心、细心才有的,而不是平白无故给你的。
如果说,之前的灶炕种菜不需要技术,那么现在的阉割养猪的确是需要技术的。如果不是知道需要阉割,谁能知道猪是这样养的。当然,猪崽的技术也许有一天会传开,毕竟林家在养的时候,没有特意的隐瞒,屠夫可能知道、林医生也知道,但是无所谓,这些人没有猪崽,他们养猪的猪崽还不是靠公社而且,这年头,哪里会嫌肉多啊
程社长“林依依同志,关于这个养猪的技术,你打算卖多少”
林依依赶忙道“能造福大家我很高兴,这个技术费就不要了。”
程社长义正言辞道“这个不行,我们公社是老百姓的公社,我们干部是老百姓的干部,干部是不能贪下老百姓的东西的。就算你这个是造福大家,那么国家也不能白白要你的东西。林依依同志,你开个价。”
林依依很为难,如果程社长直接给她开价,不管多少,她都能答应,但是让她开价,她也不知道价格啊。
林依依想了想“那吉利一点,六百”
程社长、书记、杨主任他们也知道,这姑娘不好意思开价。
杨主任打趣“林依依同志,你怎么会想到六百”
林依依道“我家里有三个弟弟已经是半大小子了,再过两年就要说亲结婚了,这不,我得给他们准备房子,我听说起一套三间屋子的房子得要200块,我三个弟弟就刚好600块,因为这猪崽是他们三个人一起养的,养猪日记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三个人一起琢磨观察出来的,所以这是他们的功劳,用他们的功劳赚的钱,起的房子,这是他们自己的成就。
等以后,他们结婚了,生了孩子,可以骄傲的告诉他们的孩子,这房子是他们爹用养猪技术赚来的钱起的房子,能让他们的孩子以他们为傲。
在孩子的心中,父亲两个字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像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宁可饿死,也要把粮食节约下来。”其实这些话,林依依一开始没有想过,她只是想了600块刚好是三套房子,后面的,是自己不自觉的想到了就说了,说到最后,她眼睛红了,忍不住哭了。是为林爹林娘而哭的,为了孩子而饿死自己的父母,何其伟大。
林大军三兄弟也哭了,哭声有点重,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特意去想爹娘,因为他们在上工、在找粮食、在读书,他们没有时间去想,可是并不代表他们是不想的。现在听姐姐提起,他们这两年来的思念,仿佛找到了出口,忍不住了。
程社长的眼睛也红了,他也想起了自己父母,虽然他父母还在,但是年轻时,解放前,家里也苦,好几次鬼子来了,他父母把他们这些孩子都藏起来,藏的严严实实的,而自己则引开鬼子。
杨主任是直接捂住了嘴巴。
书记“看到你们现在这样乖、这样懂事、这样出色,你们的爹娘一定会以你们为傲的。”而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好,是因为有个带头的姐姐,所以谁说女娃不如男娃难怪领袖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就是道理。
程社长“这样吧,600块买个技术费,怎么看都是你们亏了,你们不是要起房子吗起房子的青砖就公社来。”
林依依“不不不,我们自己出钱。”
程社长道“别担心,咱们公社拿的价格跟你们自己拿的不同。”公社拿的都是成本价,奖励给老百姓的东西,价格是不同的。
林依依“那回头我们就去起房子了趁着这两个月不用怎么上工,大家都空着,先把房子起了。”
程社长哈哈大笑“好。还有这养猪指导员的事情”
林依依道“大军在公社初中上学,您随时可以叫他去,但是他年纪小,指导员就别叫了,免得他尾巴翘起来,让大伙儿叫他小林就好了。”
程社长道“那行,他现在兼个职,等养猪厂开起来了,就挂个名,不算正式的指导员,但是也拿一半的福利。”
林依依“不用不用,您对我们已经够好了,我们不能再拿了。”
程社长道“这可不是这样说的,你拿了一半的福利,就得更加卖力为养猪厂干活了,你不拿一半的福利,我就怕这半大的小子只顾着玩了。”
林大军脚抖,他不想、他不愿意、他想让三军来。所以,他祈求的拉了拉他姐的衣服,求不要牺牲他。
林依依对他的怂样已经无法看了,她道“社长,大军一直领一半的福利也不妥当,要不这样,就拿两个月,这两个月,大军把养猪厂的工人教会了,他就不用再领一半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