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成绩如此卓绝,左刺史直接一封加急密报送往京城,大力吹了吹连州上下团结一心抗洪水的壮举。当然,左刺史这根老油条没有忘记,首要功劳全放在了齐王头上,这可是陛下亲儿子,送他去连州就是给他刷功绩的,左刺史自诩是个聪明人,摸准了景隆帝的心思,能不好好顺着圣意好好吹一波齐王
摸着良心说,齐王这次表现是真不错。虽然上来就把俩官员吊上了城墙差点风干成腊肉,但后续一系列手段都可圈可点,那种严峻的情况下,不强硬一点根本不行。这次抗洪零死亡,多么亮眼的成绩,必须好好吹一吹
景隆帝看到密报后,关注点却不像左刺史预料到的那样落在齐王身上,反而一眼就抓住了重点,“水泥风箱这些是什么东西尤其是那个水泥,很是坚固,这次抗洪,多亏了这玩意儿,连的堤坝才没被洪水冲毁”
景隆帝顿时陷入沉思,活了这么多年,水泥这东西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好用的东西,要真像左刺史密报里提到的那样神奇,那必须得在整个大宣都推广啊,其他州也赶紧用起来
这玩意儿好像是虞家老三捣鼓出来的等他回京再好好问问,要是真的,这回功劳可少不了他的。虞启昌真生了个好儿子,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能耐,这一个倒能顶别家十个了。
景隆帝对虞衡的印象十分不错,原先还是因为虞启昌之故,经过连州治水一事后,已经完全转化成对虞衡本人的欣赏了。
这年头儿,这种一看就是干大事,十分顶用的年轻人已然不多了,必须好好爱护。
太子见景隆帝心情不错,便顺势问了一句缘由,而后就听到了景隆帝对虞衡的赞赏,也是一笑,“先前儿臣送他们离京时,瞧着虞衡就是个心里有成算的。锥处囊中,其末立现。难为他跟着三弟,还能这般稳重得用。”
齐王那性子,一般人跟着他,很难不被他压制住光芒。主要就是齐王本人性格太突出,格外抢戏,其他人自然而然就没那么显眼了。这一次,就算左刺史通篇都在吹齐王,也不能掩盖住虞衡的出众。
这种情况下,虞衡竟然能刷爆存在感,把齐王衬成背景板,确实优秀。
景隆帝闻言,立即点头,“虞家这小子确实不错。”
这对至高无上的父子都认定虞衡是个能当重任的好苗子,就等着虞衡回京,根据他的功劳给他升个职。
然而被至尊父子惦记着的虞衡这会儿也碰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看着面前含羞带怯的少女,虞衡只觉得脑瓜子疼。
这事儿还得从洪水退去后说起。
成功挡住了洪水,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必须得好好庆祝一下。百姓们都自发载歌载舞庆祝了起来,他们这帮统筹全局的官员们不得好好喝一顿,联络联络感情
尤其是左刺史,这会儿他心里底气可足了。虽然这回大功劳得算在齐王头上,但连州治水功绩如此优秀,又有个倒霉的辽州做对比,他这个连州刺史不得被记一个功其他的不说,有了这份功绩,明年的官员考课,他绝对能拿到一个上上的评定。
这就意味着他的乌纱帽保住了呀,要是活动得好的话,还能有机会继续往上升一升,做京官也不是不可能。
对比起最开始被齐王一通骚操作下来,成天担忧自己乌纱帽不保的提心吊胆的日子,左刺史等人现在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一高兴,他们又胆肥了,选择性遗忘了最开始因为请齐王喝酒被齐王下脸子的悲惨往事,又提出了宴请齐王和虞衡等人之事,地点也定下了,就在左刺史家,众人一起吃顿便饭,喝酒聊天,庆祝抗洪胜利。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是得好好放松一下。
齐王这回没扫兴,点头应了下来。
没了抗洪这个紧急目标,虞衡也接下了帖子。这种交际场合,就是结交人脉的时候,不管他喜不喜欢,总得去露个面。
萧蕴自然不用说,虞衡去哪儿他去哪儿。反正他在哪里都没差,都是被人忽略的命,去哪儿都无所谓。
虞衡就这么开开心心地来到了刺史府,同左刺史等人谈笑风生。一个说老弟对不住,之前是我眼神不好不相信你,这才给你添了点麻烦。另一个说老哥这不怪你,你只是一个刺史应该做的事。双方你来我往笑意盈盈,完全看不出曾经闹过不愉快,瞧着就像多年好友似的亲热得不得了。
齐王今天出乎意料的沉默,安静坐在位置上喝酒。见他这样,众人反倒松了口气,不说话的齐王更好,省得发疯,他那身份够要命的,疯起来在座的就没一个能压得住他的。
想想都窒息,还是继续当哑巴吧,挺好。
酒过三巡,虞衡见众人的话题越来越无聊,随便找了个借口来到花园中散心,而后,就碰上了这个让他感到头疼的姑娘。
摸着良心说,这姑娘长得挺漂亮。弯弯的柳叶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杏腮粉面,樱桃小口,标准的美人长相,上来却给了虞衡一记直球,将手里的花往虞衡手里一塞,目中满是自信,宛若看到满意的猎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