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也挺蠢。
如今泥瓦匠稀缺还好,将来会这手艺的人多了,估计大家就不爱找他干活了。
王总这地基批下来一百八十个平方,石振给他规划的户型又略复杂,墙多,砌得就慢。
不过因为石振一直在旁边盯着,其实相对于别人,他们这进度已经算快的了。
石振给自己的定位是工头,平常方方面面都会管一下,水泥怎么搅拌更好、沙子要筛几遍、每人每天大概要砌多少墙
还有手脚架怎么搭更牢固等等,也都要关注。
上辈子出了石星火的事情之后,石振一直很在乎工地安全,相关知识可比这些只盖过农村自建房的人丰富多了。
也因为石振主要负责处理这些事情,他偶尔离开一会儿,大家也不会在意。
因为盖房子的事儿,国庆三天放假,石振跟关白羽相处的不多,而等进入十月,天气就慢慢变凉了。
十月中旬,冷饮摊就摆不下去了。
摆这个摊子三个多月,不仅冰柜的钱赚了出来,还多赚了几千块,石振已经非常满意,鉴于自己暂时用不上冰柜,就去了镇上,找到自己正在摆摊的父亲,问自己的父亲要不要拿着用。
石大林的烧烤摊,有很多食物放久了会坏,最好放冰柜保存。
但石大林拒绝了,他做生意很保守,不敢多进货,基本每天晚上点,就把不能久放的东西卖完,只有火腿肠香肠这类能保存的才会多进一点货。
“爸你这样也好最近生意好吗”石振问他。
石大林喜滋滋的“好的好的,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一天能卖两百块钱毛估估一天能赚七八十。”
因为赚得多,石大林特别有干劲,他现在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去镇上的小学门口摆摊。
镇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零花钱多,很多人都会来他这花五毛钱,买个一串火腿肠或者香肠吃。
等这一波卖完,他回家睡个回笼觉,然后就去镇上电影院门口摆摊白天来镇上逛街的人,多数会从这里路过,生意也不错
到了下午小学快放学的时候,他就再去小学门口那小学旁边,还有个幼儿园呢,现在有些小孩子,他们爸妈不给他们买点吃的,他们就闹着不肯回家
等学生们都回家了,石大林就再去电影院那边摆摊。
他这么忙,赚的当然不会少,也就是如今镇上卖炸串的,已经不止他一个了,有竞争,不然他还能赚更多。
当然,他对如今的收入,已经非常满意了。
他以前一直发愁自己儿子结婚要的彩礼钱和办酒席的钱,现在总算不用愁了他一个月就能赚出来
当然,他跟人聊了之后也发现,如果在这边结婚那花销比他们村里要高多了
不过石振还小,男人结婚要满二十二岁,不着急,而且石振自己也能赚钱,不用他操心。
石振是中午过来的,石大林的摊子上没什么人,石大林就跟石振聊了聊家里的事情。
石大林现在一个月给赵秋娟两百块,让赵秋娟给全家人买菜做饭,而他摆摊忙不过来,送饭就由赵美云给他送过来。
镇子不大,石振又说赵美云最好多走走,他们就让她走了。
而如今,石大林已经攒了快三千,想买个电视机。
“爸,你想买就买吧,最好买个彩色的。”石振道,他之前去电器店,看到现在21寸的彩色电视机,是三千多的样子。
这价格对比这时期大家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但是他能理解他父亲想买彩电的行为。
他们以前没见过这些,总是想要的。
而且家里有个电视机,赵美云赵秋娟她们也能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
“彩色的太贵了吧”
“买了黑白的,以后肯定要换,不如一步到位买个彩色的。”石振道。这时候的彩色电视机质量很好,石大林买了,能看个十几年。
“那也行哎,要是买了,我就是我们村,头一个买彩电的你说等过年回去,我们要不要把电视剧搬回去,给他们看看”石大林笑起来,露出稀稀拉拉没几颗的牙。
石振不觉得搬个电视剧回去过年是好主意,他转移了话题“爸,什么时候,我带你去看看牙,做个假牙吧。”
石大林如今,其实已经吃什么都不方便了,很多硬的东西,他都是勉强咬断后直接吞进肚子,不过他从不跟人说这些,就只多吃几口软和的食物。
“还有假牙啊”石大林有些吃惊。
“有的。”石振笑起来。
石大林顿时有些向往,他舔了舔自己的牙齿,道“我里边又有一颗牙松了。”
“爸你以后白天在家多休息。”石振劝他。
石大林憨憨地笑笑没说话,他想赚钱呢。
既然聊了起来,石大林也问了石振给人盖房子的事情。
他不太理解石振为什么要去给人盖房子收发毛衣不是挺好的么赚的比泥瓦匠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