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清平岁月(69)三合一(2 / 6)

的徒弟还有什么六姑娘”

这样啊那这里面的猫腻还挺大。

四爷朝大郎摆摆手,叫他将人带出去了。

报丧的人不明所以,出去还道“咱们现在就走吗”

“去哪”大郎看他。

“运大都督回来呀”他说的理所当然,“难道金家不过去人主持丧事”

“这事啊”大郎安抚,“去肯定是要去的。不过你也不要忧心,在家里先呆着。这不是还有朝廷那边吗看人家是什么章程至于大都督的丧事,不用来回的搬动那么费事,金家的祖坟就在辽东,距离银州也就半日的路程。老家几百口子金家人呢,族里的长辈晚辈不少不缺主持丧事和摔盆喊灵的人”

报丧人“”真哭了,这一家子如此的轻描淡写,大都督他真可怜,“你们不走,我得走了。我得回去我得送我们大都督一程”

那恐怕是不行

“你一路奔波,报完丧就晕倒了,人事不知。”大郎说的一本正经,“所以,你接下来得安心休养,哪里也不能去。”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报丧人被人裹着塞到屋里去了,屋里好酒好菜的,除了门从外面被锁了之外,简直太美好。他咽了咽口水,其实这么病着好像也不错。

外面动静许时忠听的一清二楚的,他看了一眼进来倒了茶又出去的大郎一眼,眼里带着几分赞赏。这才跟四爷到“你二哥那边怕是打起来了”

主帅死了,又缝过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而且,许时忠猜到了“那个什么李奴儿是你们家的人”

如果说金柳是意外的话,这个绝对是有意为之。

谁也不知道,金家竟然早就开始在北国埋钉子了。

许时忠的问话四爷只笑笑,没作答。但对许时忠而言,已经不需要作答了。两人沉默了片刻,四爷才道“这消息得散布出去越快越好”

是啊越快越好

许时忠起身,“我进宫一趟,你们办丧事吧,越热闹越好这活出丧闹一闹,也叫你二哥看看,这没有亲儿子的丧事是怎么样的说不得回头他想通了,又愿意成亲了呢。”

四爷“”算了,一肚子嘱咐的话,听了他后面的话就什么也不想说了。

许时忠从金家一出去,消息就四散出去了。

李昭也只皱了皱眉,“他又想死了,那就死吧下旨,着礼部官员前去祭奠。另外,谥号得想一个这死后的爵位也得给一个你看着弄吧。他搭台子唱戏,非得拉着这么多人上台陪他唱下去不能拆台,除了唱下去还能怎么着这事紧急,你看着办就好,压根就不用进宫跟我说一趟哪怕是给他封个辽王我都不反对”

“那就辽王”许时忠顺杆爬,“还是听您的吧。”

李昭“”你不用这么听话的。但既然自己的话不缜密,再想想老神仙说过的策略,他果断的点头“好吧”

连站在一边的文氏都惊讶李昭的大方,这就王了。

等许时忠告退,赶着办事去的时候,文氏问李昭,“这可是不能反悔的”

李昭看文氏,“他现在是死的给他的是死后的哀荣”他要真死了,给了也就给了。他要是没死那到他死了给他也是一样,我还吝啬一个谥封

文氏咽下嘴里的话,就怕许时忠那圣旨下的不明说那是谥封。

好吧,这事暂时不提了。

她低低的叹了一声,“都逼得用这一招了看来这是破釜沉舟了”

破釜沉舟,是需要勇气的。

只半天时间,金家就被卷入风暴的中心。外面什么样的说辞都有,比如说什么金家的人杀了金仲威等等的话,这些话绝对是有心人传出来的。这些消息朝廷知道的都不详尽,只有金家人知道。那只能说明,北国安插在京中的探子在活动。

京郊的某处院落,一直浑身乌黑的雕儿冲天而起转眼就隐在了云海里。而放了雕儿的人,此刻正抬手朝北边的天际望去。

英姐儿是在消息都传开之后才知道的二舅死了

杀他的是一个叫李奴儿的

李奴儿曾是金家的徒弟,改明叫李弩了。

英姐儿摇着头,“不可能这不可能”

明明李奴儿被她派去的人杀了,怎么可能还有李奴儿去刺杀二舅

她整个人从榻上站起来,身形都有些摇晃。

阿丑一把扶住她,“姑娘,您小心身体。”

“父亲呢”英姐儿忙问,“父亲人呢我要看密报”

“姑娘”阿丑拽住她,“您别着急,您这么过去,老爷老爷该担心了。”

是啊父亲问起来,自己怎么说

是啊怎么说呢

“去金家”英姐儿说着,就换了素服,出门直奔金家。

她却不知,在她离府之后,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拎着包袱,直奔宫门,手里拿着进宫的腰牌,只说是许家的大小姐给皇后娘娘送东西来了。

许时念得了话,当然是知道谁来了。她赶紧叫把人放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