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郎毫无招架之力,只能应下来,安排浍河去做此事。
“你不是给吴平勋安排差事么,如今安排的怎么样了”瑾娘想起昨天和徐二郎说的事儿,又操心起来,“舅舅给几个孩子一人一千两银子。”沈舅舅做事周到,从不会让瑾娘为难。他那日给瑾娘的荷包中,塞了巴掌一千两份额的银票。八千两,每个孩子一千两。不单是荣哥儿几个从瑾娘肚子爬出来的孩子有,就连长安长平和长乐,也见着有份。
这舅舅啊,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上特别用心。他也是考虑到瑾娘的处境,担心将长安几人和荣哥儿几人区别对待,会伤了孩子们和瑾娘的情分,所以即便如今捉襟见肘,还是咬牙给每个孩子塞了一千两。
瑾娘见到那么多银票时,都惊愕了,再是没想到舅舅会这么大手笔。
舅母扣了她四百两的嫁妆银子,结果舅舅回过来八千俩,接近两百倍的利息这可太高了。
瑾娘拿这些银子烫手,偏偏还还不回去,只能让几个孩子将银票分了,她则准备尽量多帮衬舅舅一些事情,好弥补些舅舅的亏损。
瑾娘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让徐二郎给吴平勋安排个差事。
吴平勋入京后一直没找到个正经差事,听说跟着舅舅跑前跑后,想跟着就舅舅做生意。但是他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根本没长那根筋,以至于学到现在还没开窍。
吴平勋的前途成了明珠和舅母的心病,但何尝不是舅舅的心病只是作为一家之主,舅舅更能稳得住,也能掂量好利害关系,所以至始至终不让徐二郎帮忙,争取不给他添乱。
但瑾娘却知道,只是安排个差事而已,如今根本不会对徐二郎有一丁点伤害。
徐二郎也应了瑾娘的话,给吴平勋找了个好差事,“明后两天让他抽出一日时间去京兆尹衙门报道,之后前程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
京兆伊衙门么那可是个好地方。
虽然熬出头的人都看不上京兆尹衙门那地,觉得那就是个处理鸡毛蒜皮事情的小地方。但是天子脚下,又有哪个衙门是虚设的
就说这京兆尹衙门,还掌管着京城的治安民政消防与农业。可以说,整个京城都在他们的手底下运转,就说把这摊子事情处理好了,对京城的了解该多深这要是要打听些事情,又该有多方便
这些隐晦的东西不提,只说在京兆尹当差他也体面啊。而且专业对口,吴平勋绝对能最快上手。
瑾娘满意的很,在徐二郎面颊上亲了一下,笑吟吟说,“有劳夫君,夫君辛苦了。”
徐二郎看她一眼,眸中染着笑意。
“我还将沈秋白安排到应天书院中,又给舅舅拉了一桩生意”
徐二郎在此处中断,瑾娘眼睛瞪大看着他。
给沈秋白安排到应天书院
他什么时候做的这事儿,她怎么不知道
不过随即瑾娘又大喜。
舅舅和舅母以及沈城夫妻,可是一直想将沈秋白安排到应天书院去读书的。
可已经安排了沈城进去,他们就不好再开口。关键还是沈城就在丙字班,只比丁字班高一级。若是沈秋白入了学,就是沈城的学弟这关系,他尴尬啊。
也是为防沈城尴尬,所以即便再想着让孙儿接受好的教育,沈舅舅和沈舅母也按捺住心思,没有求到瑾娘这边来。
不过徐二郎安排了也好,反正这是舅舅的一桩心病。为了儿孙计较,沈城的颜面就不要太当回事儿了。
至于给舅舅拉到一桩生意
瑾娘好奇的很,“什么生意和谁做生意”
徐二郎也不吊瑾娘的胃口,直言道,“平阳那里距离云贵府只有一天路程,舅舅之前一直将云贵的山货茶砖外销赚取差价。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些东西卖的更远些”
徐二郎又道,“山货就算了,辽东也不缺。倒是茶砖,辽东可缺的很。”
瑾娘眼睛亮堂堂的,整个人都挤进徐二郎怀里去了。徐二郎不动声色的将人抱在怀中,享受着美人恩,漫不经心的说着,“去写信告诉舅舅吧,舅舅这次破费不少,家中元气大伤,怕是一年半载缓不过来。那茶砖的生意我也就是牵个线,舅舅若是能做成,因为不会再为银钱所扰。”
瑾娘心里滚烫的很,一颗心也快化了。
她忍不住还想说一遍,无怪乎她喜欢这个男人,就说处事这样周全,样样都为了她的心情考虑的相公,她怎么会不爱她爱煞他了,恨不能将一颗心掏出来让她看看她对他的情谊。
瑾娘如此想,就肉麻兮兮的讲话说出来。徐二郎闻言忍俊不禁,她点着瑾娘心口的位置,“怪别了。你那颗心还是让她安安生生的呆在你身上吧,真要掏出来,我怕吓到我。”
瑾娘又在徐二郎身上腻歪了好大一会儿,才兴高采烈的用他的纸笔给舅舅写信。
写完后她叫来长安和荣哥儿,让他们往沈府跑一趟。
“后天就南下了,你们过去代我们辞行,就说我和夫君就不过去了。信张上这些安排,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