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珊(7 / 10)

胡善围 暮兰舟 20074 字 2023-12-13

臣的态度不同,正统年间的袭爵之争中,多数朝臣支持郭聪袭爵。这种差异源于以下两点:首先,主持正统年间讨论的英国公张辅身为勋臣,自然倾向支持勋臣后代袭爵,这对朝臣们的意见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而此次参与讨论的大臣并无勋臣,自然缺乏支持勋臣后代袭爵的声音。其次,上次争论发生前武定侯爵位已被郭玹承袭较长时间,朝臣们出于维持现状的考虑自然倾向支持其子郭聪袭爵。而在这次讨论之前,郭昌袭爵未久即去世,袭爵的既定事实未成,朝臣们自然不支持武定侯家族的袭爵权。

弘治元年1488年十二月,郭良再度上奏要求袭爵,被革除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职务瑏瑡,此后他还曾因申请袭爵被刑部拿问。瑏瑢郭良庶母许氏也曾两次向朝廷请求让郭良袭爵,在第二次申请被拒绝后,她以生计为由请求恢复郭良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职务,得到批准。瑏瑣而这一结果并不仅与许氏申请有关:

公郭良尝举武举有名,然未甚显。会锦衣阙员,兵部以公郭良数人名上。孝宗御文华殿亲阅之,见公仪观秀整,进对明畅,命莅卫事,每侍卫扈从,必以目属焉。瑏瑤

郭良曾参加文举不第,后于弘治五年1492年参加武举。瑏瑥值得注意的是,郭良重新成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离不开兵部的举荐,而在他参加武举前,兵部车驾司员外郎顾达曾为其写序。事实上,与郭良交往的文臣并不限于兵部,如吏部文选司主事汤珍曾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为许氏写序贺

245瑏瑢瑏瑣明功臣袭封底簿卷1武定侯,第88、88、88、89、90、9091页。

3明宪宗实录卷51,成化四年二月戊戌,第1032页。

6明宪宗实录卷123,成化九年十二月己卯,第2366页。

7明宪宗实录卷5,天顺八年五月丁丑,第146148页。

8明宪宗实录卷22,成化元年冬十月辛丑,第442页。

9明宪宗实录卷190,成化十五年五月乙亥,第3385页。

瑏瑠明宪宗实录卷189,成化十五年夏四月己丑,第33613362页。

瑏瑡明孝宗实录卷21,弘治元年十二月己亥,第491页。

瑏瑤李东阳:李东阳集卷29明故武定侯郭公墓志铭,岳麓书社2008年版,第1317页。袭封武定侯郭良诰中记载:“尔能蚤习儒书,博通武略,金吾选任,贤誉式彰顷因廷荐,分领京营”,证明李东阳的记载属实,载郭良辑:

毓庆勋懿集卷3,第83页。

瑏瑥郭良辑:毓庆勋懿集卷4别郭存忠先生序,第127页。

寿,大理寺右少卿、前兵部都给事中陈璚曾在弘治九年1496年与郭良在去长沙的路上写诗唱和,后又同去杭州游玩。2这些事实说明郭良与文臣有所交往,并动用文臣的力量来为自己服务。此外郭良还与文士积极交往,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文士对其平价颇高:“公暇则咏诗作书,开园莳花,尤好竹,以宾竹自号。大夫士过者,谈论穷日夕不厌也。事母致孝,友谊尤笃。贫而死者,为具棺殓,人以是贤之。”3“公素好客,夫人每先意治具,不俟咄嗟而办,公亦以是奓名。”4

郭昌在世时便“才识优赡,乐与贤士、大夫游处”5,郭良也曾与刘鸿、王芹等文士积极交往。6在交往的过程中,郭良曾请他们欣赏其祖郭珍的画作与诗稿,这些人在作序题跋的过程中对郭珍大加褒扬,并宣扬武定侯家族的开国之功。7由此可见,郭良与朝臣的交往有助于争取他们对自己袭爵的支持,与文士的交往则有助于扩大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社会影响力,为自己袭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此同时,郭良及其家人还扶助幼贱族党,努力争取宗族内部势力的支持。8总之,郭良及其家人除争取皇权支持外,还设法整合多种资源来为自己袭爵服务。

而在这一时期,武定侯家族的其他成员郭崟、郭龄、郭谧等纷纷请求袭爵。9此时局势与明英宗时期类似,孝宗本想通过搁置来剥夺武定侯家族的袭爵权,却滋长了武定侯家族内部各种势力争夺爵位的,给朝廷带来了更多麻烦。耐人寻味的是,在武定侯家族的其他成员请求袭爵的过程中,明孝宗下令将奏词立案10,并未明确反对武定侯家族袭爵,这说明其态度已开始发生变化,并预示着事态的转机。

命锦衣卫指挥佥事郭良袭武定侯至是良母许氏为请袭爵。上再命吏部会官廷议。众以争袭爵革议,久不决。礼部侍郎焦芳独曰:“争爵之罪小,开国之勋大,岂可以争爵之小故,废开国之勋”众服其言,议遂定,故有是命。瑏瑡

弘治十五年的廷议并未出现朝臣一致反对武定侯家族袭爵的局面,应是郭良及其家人长期结交朝臣文士的结果。明孝宗此番并未表态,但同意了大臣讨论的结果。焦芳支持武定侯家族袭爵的理由也能反映朝廷的顾虑:开国功臣的爵位是对其功劳的肯定,与明朝的合法性密切相关。如果仅仅因为武定侯家族发生袭爵之争便剥夺其袭爵权,将有损于明朝的合法性,朝廷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