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女孩意图不轨却被反杀的是国舅,怎么现在陛下却对着老妇如此作色难道王法都成了虚设,这天下已经姓江,竟没有我容身之处了吗”
皇帝被她怼的说不出话来,只抬手指,盛怒道“放肆”
“放肆”
昌国大长公主冷笑声,却拉着孙女站起身来“这话太宗皇帝说得,先帝说得,陛下么,呵”
说完,她也不看皇帝脸色,向皇太后行礼道“家中事忙,不便叨扰,我们祖孙二人这便告辞了。”
皇太后轻轻颔首,和颜悦色道“今日闹了这么场,也该累了,回去好生歇着吧。”
皇帝眼睁睁看着昌国大长公主趾高气扬的走了出去,也亲耳听见皇太后将他视若无物、径自吩咐人送昌国大长公主离开,脸上涨得通红,几欲发飙。
宗室们却在这时候陆陆续续的站起身来,向皇太后辞别。
淮王意味深长的看着皇帝,嘱咐道“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兴盛国家的道理啊,陛下。”
皇后无力把控六宫,皇太后有意放纵,在长安勋贵们的眼里,皇宫简直就是个四处漏风的筛子。
继皇后恶意破坏岑家和任家的婚事、将岑家小姐许给自己弟弟之后,关于皇后的黑材料又重重的添了笔。
帝后传召昌国大长公主和岑家小姐入宫,商量着取消婚约的事情,皇后心有不甘,居然悄悄令人带自己弟弟入宫,对岑小姐行不轨之事,巡防禁军发现之后将其射杀,近前去看,才发现是国舅
这流言与事实真
相相差甚远,细细推敲之后,也是漏洞百出,但架不住与真相有所重合,又有皇后屡次铺垫,传将出去之后,居然没人怀疑。
骇人听闻
这是所有人对于此事的看法。
再听说事发之后,昌国大长公主脱簪待罪、摘掉太宗皇帝所赐宝冠上的明珠请罪都没能获得帝后的谅解,更是让所有听闻此事的人深深皱眉。
明明是帝后有错在先,明明是岑家小姐被毁了婚事,即便昌国大长公主这位宗室柱石这样卑微的请罪,帝后居然都不肯谅解
胆子和脑子,肯定有个被开光了
没救了,等死吧
邓夫人几乎是叹息着同丈夫感慨“都说是造化钟神秀,天地到底是怎么造出帝后这二人的”
林夫人也不胜唏嘘“世间竟有如此愚钝恶毒之人,皇后她也是有女儿的啊,她便不怕自己的所作所为报应在儿女身上吗”
老臣抵触,勋贵怨言,这回连带着宗室们也满心不快,宫内皇太后也早就跟他们闹翻了
皇帝虽然脑袋坏了,但感知系统还在,接连几次翻车之后,他所面对的压力不言而喻。
不是谁都能在面对着密密麻麻的抵触与敌视时淡然自若,将其分而划之的。
皇帝的心乱了,也慌了,而他并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能在张皇中坐视局面越来越糟、越来越糟,直到抵达失控的边缘。
压垮骆驼的最后根稻草,正在悄悄降临。
皇后吐血昏迷,伤了心脉,太医说她即便醒来,也没有几年的寿数了,皇长子与大公主日夜不离的守在旁边,小江氏也入宫顾看昏迷不醒的姐姐。
前朝乱成团,后宫同样如何,又因为没有皇后弹压,情况较之前朝更甚筹。
而皇太后的心腹周嬷嬷,便在这时候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小傅氏宫里。
“国舅的死,是太后娘娘替傅美人扫了尾,有来有往,也到了傅美人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小傅氏脸上有短暂的慌乱,很快又定了心神“愿听太后调遣。”
周嬷嬷满意颔首,将皇太后的意
思告知于她,心满意足的离去,却不曾察觉到小傅氏眼底的讥诮与受制于人的黯然。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是黄雀背后,还有握着弹弓的人在虎视眈眈呢。”
太后若是耐得住性子、心平气和的等待最终结果,那谁都动摇不了她的位置,无论新君是谁,她都是板上钉钉的太皇太后。
可她若是阴谋联合皇帝的宫妃,暗中筹谋废立之事,主动促成这场动乱,自毁根基,授人以柄,以后如何,怕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小傅氏暗叹口气,旋即吩咐左右“传信魏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长安正酝酿着场巨大的风暴,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无人能够幸免。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在这场风暴中占尽先机,然而最终终究鹿死谁手,却还是个未知数。
曹操剿匪归来,左边是升级版荀文若,右边是升级版郭奉孝,几乎是踏着兵变的鼓点进入长安。
正值深冬,寒风呼啸,曹操回首去看,但见点红光没于西方,晚霞恢弘而惨烈,天空乌云压顶,风雨欲来。
身后军容肃整,左右心腹俱在,曹操朗声而笑“此情此景,有感而发”
空间里刘彻会意的接了下去“此城中有妓039女否”
作者有话要说s评论抽人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