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 172 章(3 / 3)

,着实体面,忧的是王爷不把这当回事,随随便便指个人过来,再误女儿一回。

妇人和离改嫁是寻常,再改嫁第二次,那可就不寻常了

再说,王爷主的婚,再怎么不和睦,也不敢闹崩啊

璐王被迎入京城的消息传出,田父惊得半天没回过神来,回到家关上门之后,方才喜不自胜的同妻子道“那咱们家大姐儿岂不就成天子赐婚了陛下金口玉言,可不能随随便便找个人就把咱们姐儿给打发了吧”

田夫人有些意动,忙道“那个管事,还一直联系着吗”

田父道“热络着呢,称兄道弟的”

田大姑娘听母亲提了这事,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是你的总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这事儿咱们记挂着不成,到底得陛下记挂着才成呢”

田夫人不乐意了“我女儿正当妙龄,人又聪慧,配个好后生也使得”

又吩咐人帮女儿裁制衣衫,保养容颜“人靠衣装马靠鞍,陛下要真是赐婚,见了面你第一眼就得把他镇住,用什么镇当然是脸男人么,我还不知道呵”

田大姑娘“”

约莫过了半个多月,京城来使接准皇后入京待嫁,又因为蔺家无人,便请项老太太操持诸事,项家众人随从,最后,又有人去请田家姑娘。

田父一听人说京城来的使臣已经进了蔺家的门,就赶忙回家去等待消息,没过多久,送信的人果然来了。

“说是请田大姑娘也一起入京,陛下言出必践,一言九鼎。”

田父一阵连环彩虹屁吹了出去,直把皇帝说成了尧舜在世,文王复生。

行李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全家人一块过去,既是往京城去长长见识,也别叫未来女婿觉得田家没人,轻看了自己女儿。

蔺兰颐知道此事,隐约也能猜到几分朱元璋的用意,出行之后,便时常叫田大姑娘前去陪伴,两人皆是灵透之人,倒是分外投缘。

等到了京城之后,蔺兰颐和项家人便被迎往礼部专程准备好的府邸,田家则往此前购置的府邸中去栖身。

大婚之前,循例是不方便见面的,朱元璋出宫去,隔着帘子同蔺兰颐说了会儿话,便被礼官恭敬的请了出去,怅然若失良久之后,倒想起自己许下的说亲之事来,差人往田家和那小将府上送个信儿,叫约个时间见上一面。

皇帝赐婚,又是登基之后第一次赐婚,男女双方都知道这所谓的见一面基本上就得定下来了。

田父听说对方是个青年俊彦,年纪轻轻,便做了正五品将军,欣喜之余,又有些忧愁“万一嫌弃我们是商户人家”

田大姑娘对镜梳妆,反倒自若“这是陛下赐婚,他不敢。”

小将身边也有人嘀咕“怎么是个商户且还是二嫁的”

小将也很看得开“本朝选后妃,都不重门第呢,更别说这是陛下赐婚,天大殊荣,为臣者岂敢违逆就算她貌若无盐,也得娶,还得高高兴兴的娶”

到了地方一看,那姑娘正当桃李之年,妩媚鲜艳,着实好颜色,他脸就慢慢涨红了,结结巴巴的说不出什么话来。

田父躲在一边,瞅见他这举动,窃喜道“肯定成了”

田夫人冷笑“男人,呵”

后世人考察到这段历史时,会发现这时候出了一位田姓的奇女子。

商户出身,又是二嫁,却得景泰帝赐婚,嫁入官宦人家,又得皇后看重,亲赐诰命,丈夫争气,屡立军功,得封崇信侯,自己儿女双全,夫妻恩爱长寿,殊无遗憾。

“我的妈呀,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把烂牌打出了王炸”

“不算烂牌啦,起码人家有钱,嫁妆给了一百台”

“那个时候重农轻商的啊,一个二嫁过的女人被皇帝赐婚,与皇后交好,跟丈夫感情好,还做了侯夫人这是什么神仙剧情导演和编剧呢,拍它拍它拍它”

不只是后世,即便是当时,也有不少人私底下议论纷纷。

连田氏养在身边的小孙女,也曾经在年幼不谙世事时,眨巴着一双大眼睛,充满憧憬的看着她“祖母年轻的时候一定智谋超群,比说书先生口中的诸葛孔明还厉害,还付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不然怎么能过得这么好,被那么多人羡慕”

田氏坐在摇椅上笑“夫妻感情须得经营,这是真的,他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努力是有的,但是真的说起来,我的努力却没起到什么太大作用”

小孙女不解道“那到底是因为什么”

田氏笑眯眯道“本来我只是一个和离了的普通商户女,那时候当今天子还是璐王,他觉得我有几分血性,便说要帮我寻个夫婿。”

小孙女茫然道“然后呢”

“后来呀,我什么都没做,”田氏笑着摸了摸孙女头顶的小揪揪,低声道“但是璐王很努力,当了皇帝,坐稳了皇位。”

小孙女“”

还有这种操作

跪求皇帝陛下也带我飞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