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2 / 4)

句话在脑子里转了一圈,高祖都觉得辣脑袋。

空间里几个皇帝猜到了他用意,嬴政便若有所思道“驸马竟敢如此狂妄,难道是因为栾氏天下绝了”

刘彻点头道“朕也这样觉得,八成这大安朝也是个短命王朝,像某政家那样,只传了两代就亡国了。”

嬴政冷冷瞟了他一眼,懒得同这野猪做口舌之争。

朱元璋眯着眼睛想了半天,说“这驸马跟公主之间好像有点故事,找了十年的玉佩怎么着,十年之前他们见过”

刘彻道“这两句话好像有点转折的意思驸马讨厌公主,下令把她杖毙,然而在她死后,才发现他找了十年的玉佩就在公主身上,悔之晚矣”

李世民思忖半晌,则摇头道“感觉不太像是娇娇,她性烈如火,不像是心里能存事的人。”

众皇帝探讨了半天,就只得出了一个有用的信息,那就是高祖千万别瞎折腾,少跟女人鬼混,说不定过几年大安朝就要亡了,公主都会被驸马杖毙的那种。

李世民由衷道“兄弟,能奋发图强就赶紧奋发图强吧,时间它过得很快啊。”

高祖许久没有过这样斗志昂扬的时候了,听几人在空间如此言语,不禁开怀大笑,慨然道“又有何惧”

天下朕都从无到有打下来了,现下新朝初立,大权在握,何愁不能再开盛世

他大步进了太极殿,便扬声道“将最近三年的财政、军情奏表找过来,朕要看,再去请吏部、兵部、户部三位尚书往偏殿等候,朕稍后有话要问”

内侍毕恭毕敬的应了声,旋即便小跑着出去传禀。

大安新立,百废待兴,必然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行。

高祖将财政和军情奏表仔细翻阅几遍,又看了近日来殿中积攒的奏疏,传召那三位尚书进殿之时,已经是月上柳梢。

“暂停修建陵寝,长安至洛阳沿路的行宫修建计划也全数暂停,”高祖道“国事如此,百姓凋敝,朕如此大兴土木,既劳民伤财,又碍及农耕,实属不该。”

户部尚书听皇帝这般言说,真有种一个雷劈在了头上的感觉,当下又惊又喜,忙拜倒道“陛下圣明”

廖元晏官居吏部尚书,此时在侧,也不禁赞道“陛下仁德若此,古今未有,只是您既然已经决定暂停修建至洛阳一线的行宫,当日进言触怒陛下的几位言官,是否也可以放出来了”

高祖“”

栾正焕那个狗日的还把上疏请求暂停修建行宫的言官下狱了

马德,怪不得他要亡国呢

高祖心里妈卖批,脸上却是和颜悦色“不能纳谏,的确是朕的过错,传旨,令官复原职,赐御酒十坛,以兹抚慰。”

廖元晏忙谢道“臣代几位同僚,谢陛下圣恩。”

说完,又迟疑道“只是他们下狱的几日间,陛下已经令人暂代其职,现下他们既出狱,且官复原职,那”

这显然就牵扯到言官谏官的内部派系了。

高祖心下明了,看一眼这老狐狸,面无表情道“既然兴建宫殿劳民伤财,何以昔日这些人不曾与同僚一道劝谏”

户部尚书讷讷,不敢开口,廖元晏轻笑一声,叹道“大抵是因为他们与秦氏一族沾亲带故,昔日陛下为秦贵妃斥资巨万修建甘露殿时他们不曾发声,现在也不好再作声吧。”

又是那个女人

当然,栾正焕自己也不是个好东西

高祖忍着皱眉的冲动,淡淡道“秦氏忤逆不敬,已经被朕废入冷宫,没什么秦贵妃了。”

户部尚书听得眉头一跳,廖元晏眼底也不禁闪过一抹惊奇。

一干政事谈完,已经到了宫门下锁时间,高祖便令人领着两位尚书前去安寝,自己也步出太极殿,立在石阶最高处俯视长安。

户部尚书走了,廖元晏却落在后边,眼见此情此景,不禁心生感慨“遥想当年臣随同陛下南征洛阳,中途同军队失散,又不慎伤了腿,还是陛下背着臣自乱军之中逃生,现下回想,当真恍如隔世”

“元宴记错了,”高祖转过头去看他,言笑自若“你那时候没伤腿,而是患了肺病。”

廖元晏哈哈大笑“老了老了,记不清楚了。”说完,便向他施礼告辞。

高祖见他身形单薄,便解下身上披风帮他围上,笑吟吟道“我日后诸事还有须得仰仗先生之处,您务必保重身体才是。”

廖元晏心下一暖,含笑应声“臣遵旨。”

“你这个孽障啊”她恨声长叹。

吕修贞见她如此,便知道是默许了,大松口气,感激叩头道“儿子在此谢过阿娘了”

吕夫人心中愁绪万千,瞟一眼内室中隐约的晕黄灯火,拉着儿子到一边去说话“她到底是哪一家的女眷你且细细与我分说,若有个万一,也好遮掩。”

提及此事,吕修贞眉宇间便蒙上了几分阴翳,隐约有些怜悯“燕燕的父亲便是当初的兴庆伯”

这名号听起来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

吕夫人凝眉